《论语》十二章同步检测练习
- 资源简介:
约10570字。
5.1《论语》十二章 同步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论语•季氏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友多闻。益矣。”
A.友善柔 B.友便辟 C.友谅 D.友便佞
二、情景默写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子》(第六十四章)中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5)《老子》(第二十四章)中:其在道也,日余食赘行,物或恶之,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应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对所有人提出个人修养要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4.下列对这则《论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A.“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意思是行仁德全在自己,不在他人。体现了孔子对待人生的积极进取态度。
B.“克己复礼”的“克”是克制、约束的意思。“己”,自己,这里重点指一己之私欲。
C.孔子主张以礼约束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礼的规定。
D.礼是内在的,仁是外在的。
5.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
(1)请解释“不知其可也”与“耻躬之不逮也”。
(2)这两则材料中,孔子强调了什么主张?请谈谈对你的启示。
6.领导者品德端正,就是不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要求去做;如果领导者品行不端,即使下命令了。百姓也不会听从。《论语》中表明这个意思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