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30字。
“金字塔”——朗读教学的层次论
(四川广安 胡孔银 刘琪 手机:13568398346 邮编:638000)
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手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常常成了挂在教师嘴边的中关禅,并未真正做到,但是,这三个目标的实现就好比“金字塔”一样是有梯度的,切不可一蹴而就。
关键词:“金字塔” 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
朗读是阅读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手段,《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地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显然,这已为我们清楚地指出了朗读教学的三个梯度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这三个目标也只能“步步为营”,切不可“跳跃式”发展。因为,这三个目标的实现是有顺序、有层次的,于是,我把朗读教学的这三个层次、三个目标称之为“金字塔”,那就形象多了。
一、 读正确——“金字塔”的基层目标。
“读正确”是朗读教学最低层次的目标,在朗读教学时,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运用普通话发准字音、清晰响亮;朗读时不指读、不添字、不漏字、不颠倒、不重复、不读错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千万别“越俎代庖”,抢占了学生宝贵的朗读时间。我倡导在课堂上多采用“个人读”的方式,因为“个人读”是最能暴露学生在朗读中的问题的。记得我在教学《〈论语〉十则》时,一位同学在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连续把“说”字读错了三遍,直到同学第四次给他纠正时,他才读正确。我觉得,“在学生自读中暴露问题、让学生互助中解决问题、教师点拨中强化问题”正是实现“读正确”这一基层目标的好方法。
二、 读流利——“金字塔”的中段目标。
在训练学生朗读时,期望学生能做到不结结巴巴,不吞吞吐吐,语速恰当,语气流畅,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作品基调能把握恰当。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学会“宏观调控”,创造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得到朗读训练的机会。“个人读”、“比赛读”、“表演读”、“挑战读”、“接力读”、“自由读”等都是训练“读流利”这一目标的好方法,这样就既保障了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朗读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
三、读出感情——“金字塔”的高段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时能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能够自觉地通过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的变化,生动、个性地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很大,许多教师常常只能把这一目标当作“口头禅”挂在口上,或者作为“行政命令” 强加给学生。因为学生并未走进文本,教师也并未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以为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