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部分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资源简介:
约42460字。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3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三)(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某班级开展以“可再生能源的创新使用”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
①每年地球从太阳接收到的总能量,远远超过人类每年的消耗。如果可以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充分利用,能源问题将不复存在。可持续发展需要稳定,为实现子孙后代的梦想,我们要想办法将每一天或许并不稳定的阳光储存起来。
②那么,阳光可以被“分解”储存吗?
③善于反向思维的科学家找到了新的突破点。既然煤、石油发电是把物质储存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输送给千家万户;那不如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储存起来分发给用户。但不管是直接的太阳能还是间接的太阳能,都因不稳定性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④因此“液态阳光路线”正逐渐发展成型,即将不稳定电能转化为单一的、易于应用的物质,通过现有石油、天然气、煤的分发方式进行分发——发电——输送,即“太阳能——电能——物质——应用”路线。该路线能在严重自然灾害、战争,甚至是地球面临毁灭等极端情况下,依然可以为设备提供能量——用物质而非电网供能。显然,更加持久,更加可靠。
⑤目前液态阳光的研究和应用的难题,在于如何高效地把二氧化碳还原为醇类分子。二氧化碳反应活性较弱,但人们可以借助电极在二氧化碳上加上一分子氢气,获得甲酸。甲酸能够提供的能量十分有限,如何进一步从甲酸分子获得甲醇,才是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可能的突破路线一方面包括利用催化剂的设计来拔掉氧原子,另一方面则考虑向生命体学习,模拟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实现拔氧脱氢的效果。在这些研究当中,人工智能早已发挥作用,从已有的人类知识筛选最佳的催化剂或生物催化路线,合理而又高效。
⑥化学家奇思妙想的努力已逐渐把我们推向未来,使我们在面对灾难、战争时才不会在能源层面受制于人。
⑦可以说,大力发展液态阳光甲醇经济将是大势所趋。
(摘编自李存璞《在氦闪之前,让我们干了这杯液态阳光》)
材料二:
材料三:
①以下是《中国电力报》记者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的采访:
②记者:液态阳光甲醇燃料的优势在哪里?
③李灿:甲醇是优良的绿色燃料,可代替汽油;甲醇又是性能优异的储氢材料,可作为氢能的载体,缓解氢能制储运的安全和成本问题。与此同时,甲醇的碳减排潜力极大。如果全部采用液态阳光技术生产,则可吸收上亿吨二氧化碳;如果将可再生资源发电大量转化成甲醇,更有望减排10亿吨级二氧化碳,既能缓解我国石油进口压力,还将对实现低碳排放目标作出直接贡献。
④记者:您对液态阳光甲醇燃料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⑤李灿:我国煤化工发达地区往往光伏资源很丰富,例如陕西榆林、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将光伏发电与二氧化碳资源转化为绿色甲醇,有助于“双碳”目标实现,也符合中央提出的先立后破、稳定经济发展的战略。在绿色甲醇燃料方面,现在市场发展很快,已经在船运和国际海运领域启动,国内贵州等地甲醇汽车也将陆续使用绿色甲醇。
⑥……建议开通液态阳光甲醇产业建设绿色通道。通过国家绿色金融框架激励机制,绿色金融和财税配套政策,对符合要求、获得绿色甲醇燃料制备名单的企业,优先给予可再生能源资源,开通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和社会资金,建设液态阳光相关项目。
(摘编自《中国电力报》)
14. 下列对“液态阳光甲醇”的应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内蒙古地区库布其沙漠的光伏治沙布局,是“液态阳光甲醇”的理想应用场景。
B. 液态阳光甲醇作为绿色能源应用于远洋轮船,可降低污染,保持海洋生态平衡。
C. 海南省具备开展液态阳光产业的条件,在形成可复制经验后应推广到全国各地。
D. 国家可发展甲醇新能源汽车,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带动绿色甲醇行业的发展。
1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16. 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液态阳光甲醇的生产原理。
17. 我国发展液态阳光甲醇的有利条件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18. 为什么说“大力发展液态阳光甲醇经济将是大势所趋”?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从意义层面加以探究。
2023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耐 烦
①楼下小店门口有个象棋摊,老李和老张常在那儿切磋棋艺。老李性子急,棋至中盘,见老张走了几步“闲着”,就沉不住气了,一心想将对方“将死”,在猛冲猛打中反丢一子,这让老李更加心浮气躁,结果接连出“昏着”,最终落败。其实老李棋艺要比老张强一点,他是输给了自己的“烦”。很多竞赛中落后的人,不是因为智慧不够,而是因为比别人少了一点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