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作文评分细则及例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7/16 23:30: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100字。
200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作文评分细则
江苏省洪泽中学  张宝玉
  一、关于审题
  1.题型的理解
  作文题目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哲理性的简要材料,二是作文题目(标题),三是写作要求。从第二部分看,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也可以说是定好标题的作文。从提供的简要材料来看,既可以看成是供材料作文的材料,也可以看成是话题作文的材料,也可以看成是标题作文的引导语。
  2.材料的理解
  材料可以看成对考生写作的提示,也可以看成推导出题目(标题)“人与路”的引导语,也可以看成富有哲理性的对立统一的材料。
  从提供的“两句半话”的材料来说,可以有如下五种情形的解读:
  ①从习惯的理解来说,前句强调的是只要敢于开拓,就能从无到有;后句昭示的是如果一味走老路,也会从有到无,没有出路。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要敢于开拓,敢闯新路。
  ②前后两句中“走的人多了”相同,不同的是,前者强调从无到有,后者强调从有到无。由此推及到这是各种事物发展的一种变化规律,一种循环往复的规律。当然,要想改变这种宿命与循环,唯一的出路就是变化,就是革新。
  ③把重心放在“说”上思考,可以有这样的理解,无论别人怎么“说”,我坚持我的主张:无论别人怎么“说”,我走我的路。突出个性,不为左右,强调自我。
  ④把落脚点放左“走的人多了”去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前者之所以“有了路”,是因为大家人心齐泰山移,众人划桨开大船。有了一条康庄大道;后者之所以“没了路”,是因为盲目跟随,一窝蜂,一条道,一根筋,结果困死在“掘金的路上”。启迪是:遇事冷静,开动脑筋,正确抉择,才是明智之举。
  ⑤可以把重心放在“问”路的思考上,到底世上“本有路”还是“本无路”?是正路还是歧路险路十字路?于是,“敢问路在何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皆可入文。
  当然,还可以有其它的解读,只要合乎情理,都是可取的。
  3.题目(标题)的理解
  “人与路”,是一道用虚词“与”联接起来的两个并非一个逻辑层面关系的两个概念。这道题目中的“路”既可以实化,也可以虚化。这里的“人”可以实指,也可以泛指。
  “路”实化之后,可以是大路小路,也可以是老路新路,也可以是乡间小路柏油马路甚至高速公路。当然也可以是泥路石子路等等:
  而“路”虚化之后,可以是人生之路,工作之路,交友之路,学习取经之路,开拓创新之路等等,反向则可以是死胡同,不归路,浪迹天涯等等。
  “人”可以是单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甚至人类。可以是现代人,也可以是古代人,当然,中国人外国人也可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