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借典故之意,赏诗词之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中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9/2 13:09: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590字。

  借典故之意 赏诗词之情
  教学目标
  1、积累一定量的典故知识。
  2、能够指出诗词里使用的典故,并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
  3、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理解作者在诗词里使用典故所要表达的情感。
  4、运用所积累的典故知识赏析课外诗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在诗词里使用典故所要表达的情感。
  难点:运用所积累的典故知识赏析课外诗词。
  教学方法:独学,合作,探究,归纳。
  课时安排:15分钟
  教学过程:
  环节一   知典故
  【导入新课】
  1、用《文晋折柳》的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文晋折柳送别》来自百度视频,用“剪映”进行视频剪辑,用“格式工厂”压缩。“用希沃白板五”导入到课件)。问:古人为何要折柳送别?
  2、解释视频中提到的“折柳”典故的意思。(2、3用“来画”视频软件制作了一个动画短视频,用“微信”小程序“配音神器专业版”配了音。)
  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所以在古代,亲友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寓含“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3、“折柳”典故在诗词中的运用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
  杨花落尽子规啼”,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
  4、明确典故的概念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和情感。
  环节二    说典故(回顾所学)
  1、运用希沃白板5设置了一个判断对错的课堂游戏的竞赛环节,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帮助学生回忆所学典故。
  2、幻灯片制作几个典故回忆积累更多典故,为赏析课外诗词做准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