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9/12 19:19: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0360字。

  陕西省宝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一)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敏锐的创作者总是能不断感知时代的新变化与新趋势,在充分认识生活、全面开掘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匠心和审美创造,创作呼应时代、引领时代的优秀作品,以凝聚共识、凝聚人心。
  ②以文学凝聚一个时代的“精气神”。文学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最关键的一条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支撑。有生活基础的优秀文学作品具有共通性,可以让不同接受群体产生共鸣。恩格斯谈文艺,特别强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突出的是艺术创作对生活的提炼和凝聚。文学是创作主体对客体的感知,是艺术家情感的外化。作家开展创作,需要对社会生活和自我体悟进行凝练与升华。为人民创作,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主要特色。不同时代,人民对世界的关注不同,文学创作的重心和主题也应有不同的侧重。回顾过往,经过筛选留下的文学精品大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能汇聚一个时代的“精气神”,为后世提供缅怀或传承的精神力量。
  ③创造性地激活红色资源,以“拧成一股绳”。文艺创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影响时代的走向。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少文艺作品,本身就是党的光辉历史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期间,《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等街头剧,就是以爱国和抗争主题凝聚人们的愤慨,召唤民众的抗日热情,用简短的文艺创作凝聚起抗日力量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近百年奋斗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相结合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收获,是鼓舞激励数代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力量来源,更是当代中国人确立信仰的重要构成。通过文学作品形象化地、创造性地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逻辑与鲜活生命力,可以鼓舞中国人更广泛地凝聚共识,凸显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而“拧成一股绳”。
  ④在大格局下关注文学凝聚人类文明的价值。不仅是现实主义创作关注时代,其他类型的优秀文学作品也无法漠视对时代的参与和概括。《三体》塑造了罗辑、汪淼、章北海、云天明等英雄,这些形象超越了以往的道德英雄,他们关注的不再是个体或特定群体的价值,而是人类生存延续的责任,是人类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作品凝聚的是人类文明的价值。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物的关系,人工智能的出现突破了“异化”理论的阐释范畴。科技进步让“物”越来越具有“人”的特征。重新认识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审视和发展人类已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和文明走向等,成为新时代文学创作要思考的新论题。刘慈欣的小说突破了自我和单纯书写人的叙事追求,关注整体人类与外在的关系,是宏大叙事在新时代的新表现。如果现在的文学创作继续漠视人的整体性和共通性,忽视人与物、人与世界的关联,恐怕就与时代有点“隔”了。
  (摘编自王瑜《凝聚是文学作品的原生品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江好》等街头剧用简短的文艺创作凝聚起抗日力量,说明文艺创作影响社会发展和时代走向。
  B. 文中的“精气神”是比喻,而“拧成一股绳”则是拟人,这样的表达化抽象为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C. 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主要特色,为创作者指明了为谁创作的方向。
  D. 凸显对祖国、中华民族和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为了创造性地激活红色资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能够从正面阐述文学作品应当凝聚共识、人心的道理,也从反面指出漠视文学作品整体性和共通性之弊,论证客观辩证。
  B. 文章第①段简要分析创作者的自身条件和努力方向并提出中心论点,呼应了标题,为下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论证方向明确。
  C. 文章第②段引用恩格斯的话,阐述艺术创作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凝聚的道理;而第③④两段都使用了例证法,论证方法多样。
  D. 文章整体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②一④段采用层进式结构,逐层深入地阐述文艺作品如何凝聚共识凝聚人心,论证结构明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文学作品凝聚共识、人心的路径是以文学凝聚时代的“精气神”,创造性地激活红色资源,关注文学凝聚人类文明的价值。
  B. 科技的发展进步改变了人与物的关系,促使创作者重新认识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等新问题,突破自我和单纯书写人的叙事追求。
  C. 时代不同,文学创作的重心和主题会有不同的侧重,但文学精品全部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跨越时空,为后世提供精神食粮。
  D. 《三体》等优秀作品的成功说明,当今时代,不仅现实主义创作,其他类型的优秀文学作品也关注时代,凝聚人类文明的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的盾构机,可广泛应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以及军事防护工程等隧道工程。20年前,我国重大工程施工所需的盾构机一直依赖进口。依赖进口就意味着要受制于人,没有核心技术就得受制于人,这是国人发奋逆袭的驱动力。
  2002年,国产盾构机研制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