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贵州省贵阳市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8620字。
2023届贵州省贵阳市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文学在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这个“现实”是包含几亿读者、上千万写作者、数十万签约写作者、数百家网站、数万部作品的网络文学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看,凡是那些在互联网上首发的作品都是网络文学;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只有那些在互联网上首发,与网络读者产生互动,并以此创作获得收入的文学作品才可称为网络文络类型小说接续的是中国传统类型小说的文脉,有人将网络文学称为中国当代通俗小说。从文学的功能上说,网络文学关注的首先是文学的娱乐功能,当然文学的认识、教育功能在网络文学中并没有失去,只是网络文学更注重读者体验,更强调寓教于乐。
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以现代精神和现代的形式完成了文学的现代变革。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对象是鲁迅所批判的封建旧文学,陈独秀所说的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从形式上看,网络文学将五四文学批判的旧文学(类型化的通俗小说)重新复活了。那么,网络文学是否在走历史的回头路呢?
网络文学与五四新文学面对的历史语境不一样。五四新文学面对的是晚清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局面。救国、图强是文化先驱们面临的根本任务,因此他们认为应当致力于器物之变、制度变革和文化变革。中国现代文化变革借助于文学,通过文学改变国民的精神灵魂。中国现代文学是写实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文学被称为中国当代通俗小说,是因为其更偏重文学的娱乐功能,注重读者体验,重视寓教于乐。
B. 面对落后挨打的局面,文化先驱们着力于器物、制度及文化的变革,以完成救国图强的根本任务。
C. 五四新文学在主人公身份、思想文化和文学形式三个方面做出的改变,都符合当时的历史语境。
D. 网络文学常运用符号、表情等方式进行表达,语言风格轻松戏谑,这与作者和读者的喜好有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界定网络文学,又进一步对网络文学的功能做了说明。
B. 文章从发展变革历程的角度对比网络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皆在突出二者在内容和风格上的不同。
C. 文章论述了现当代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说明文学作品与历史语境密切相关。
D. 文章对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持肯定态度,认为网络文学的兴起是当今社会发展成就的表征。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文学重视读者体验感受和娱乐功能的表达,传统文学更侧重于将娱乐当作实施教化的途径。
B. 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对象是封建旧文学、贵族文学和山林文学,说明这些文学已无可取之处
C. 网络文学在创作时接续传统,和类型化的通俗小说有相似之处,但又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D. 改革开放以来,文学的世俗化和多元化色彩大于对民众的启蒙意义,这使文学边缘化成为必然。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是因为其偏重文学的娱乐功能,寓教于乐”强加因果。依据原文“中国网络类型小说接续的是中国传统类型小说的文脉,有人将网络文学称为中国当代通俗小说。从文学的功能上说,网络文学关注的首先是文学的娱乐功能,当然文学的认识、教育功能在网络文学中并没有失去,只是网络文学更注重读者体验,更强调寓教于乐”可知,这并非“网络文学”被称为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原因。
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苏州吴江区平望镇的一家相册工厂,这里的43名员工中,有30多名是残疾人,老板陆鸿也是一位脑瘫患者。就是这样一家残疾人居多的工厂,经历了三年疫情的冲击,营业额不降反升。
陆鸿:2022年营业额我们算出来是14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