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练习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3504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练习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青年,多么美好的字眼,总能引发人们的无限向往。毋庸置疑,青年是社会发展中最富有生气的力量之一,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青年深切感受到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他们的觉醒,点燃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五四运动前后,一大批有志青年率先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传送新思想、新文化奔走呼告,促进了中华民族自鸡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觉醒。1921年7月,平均年龄仅28岁的13位代表齐聚嘉兴南湖,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纪元。192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中国青年运动翻开了新篇章。
回首百年,中国青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之心始终未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不惧牺牲,敢于斗争,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为争取民族独立抛洒热血。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青年勇于拼搏,甘于率献,经受了苦与乐的考验,为描绘新中国的美好蓝图发愤图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青年开拓创新,勇立潮头,经受了得与失的考验,为推动中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拼搏奋进。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青年展现了亮丽的青春风采,进发出豪迈的青春激情。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刚健自信,胸怀天下,担当有为,奋力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他们追求远大理想,心中铭刻着对马克勿思主又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他们深植家国情怀。
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气质;他们传承奋斗担当,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取材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
材料二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这是五四青年先驱对青春的歌唱。近代题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他们的激情呐喊与奋斗拼搏中,迎来了黎明的曙光。时代变换,今天的中国青年为什么还要奋斗呢?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百年来,一代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五四运动前后,中国青年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全面醒。
B.十三位代表齐聚嘉兴南湖,宣告了中国共青团的诞生,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纪元。
C.中国青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都经受住了生与死的严酷考验。
D新时代中国青年有着亮丽的青春风采和豪迈的青春激情,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代五四青年先驱通过情呐喊和奋斗拼搏,为苦难的旧中国迎来黎明的曙光。
B.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应该勇做追梦人,担当起中华民族复兴大任。
C.青春是年轻人专属代名词,青年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才能创造无限可能。
D.只有承担过的青春才会厚重,青年人应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压力。
3.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时代青年拥有更优越的物质条件,消费方式和消费需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B.新时代互联网得到快速发展和善及,促使中国青年网民的精神品位不断提升。
近年来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兴起,电竞选手等新职业成为青年们选择之一
D.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社会保障的政策,帮助青年解决就业和住房等多方面困难。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现代中国百年历史充分证明,中国青年在国家每一个阶段都发挥了主要作用。
B.中国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他们自己的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当中。
C.奋斗是对中国青年最高的礼赞,青年人要得住寞经得住风雨才能战胜困难。
D.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伟大盛世,一定要在奋斗之中把好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
5.材料二中,作者为什么说:“中国青年,自当如此?”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共18分)
论荣
王符
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此则君子之所宜有,而非其所以为君子者也。所谓小人者,非必贫贱冻馁、辱恶厄穷之谓也,此则小人之所宜处,而非其所以为小人者也。
奚以明之哉?夫桀、纣者,夏、殷之君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