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9/21 17:59: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31060字。

  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官学下移是推进先秦儒家君子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私学并没有完全把弃官学的教育理念、目的和方式,二者紧密相关,“君子”是联结二者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里所谓的官学,是指周王朝以法律形式颁布的教育制度。官学受教育的对象主体是贵族子弟,也包含平民百姓。官学主要以《诗》《书《礼乐》为教授内容。官学的教授内容与孔子开副的私学之教并非没有关联,孔子传授七十二子之徒“礼乐之教”,都说明私学和官学的共通性。官学的目的并非单纯的普及教育,更重要的是“选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周礼》)"选士”制度促进了人才培养,为周王朝的行政体系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民间“兴贤""兴能”良好风气的形成。但官学随着周室的东迁而逐渐没落,春秋时期官学已经严重失能。
  至孔子时代,官学失能现象愈演愈烈,《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孔子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而私学的兴起延续了官学职能,先秦儒家君子观念正是在这一局势下,经由孔子的大力推动得以发展的。孔子大力提倡私学,主张君子“文”“质”兼备,这一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华君子文化。不过,应该注意到,孔子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有关“君子”的培养理念,与周朝的官学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
  首先,从培养目的来看,官学道求的“德行”“道艺”与孔子提倡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相一致。官学本身是"兴贤"之举,是为了选拔出周王朝的行政人员,所以对德行和道艺有明确要求,这从传授者必须是"里中之老有道德者”的师资要求上就能看到。重“道艺、孝悌、仁义"在官学失能后并没有彻底消失,儒家将其延续下来并使之成为自身学说的核心。孔门对德行的重视毋庸置疑,对“道艺”的重视在孔门七十二子行述中皆有体现。后世往往将“君子”视为抽象的道德概念,实则与先秦儒家理念不甚相符。
  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官学主张"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和"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相一致。《诗》学、《礼》学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政治活动中的宴会饮酒、朝聘祭祀、诸侯盟会无不渗透着《诗》《礼》精神。
  再次,从"兴贤"职能来看,官学通过"大比"之制,选贤举能使俊杰之士进入行政系统,为国家治理提供人才保障。官学下移后,士人的入仕往往借助师长的荐举得以完成,如在孔门,孔子“使漆雕开仕"(《论语•公冶长》)等。这些通过师长举荐的士人,需要得到来自师长对其"德行与"道艺"的肯定。战国时代儒家对弟子"穗行""道艺"要求更加严苛要求弟子言必称州“不悖师说",否则绝无入仕之可能。
  总之,周制官学注重“德行”"道艺"的培养,在周室衰微、官学下移后,这一理念并没有消失,孔子开创的私学继承了官学的核心理念。先泰儒家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并非一味凸显作为道德楷模、人格典范的君子,而是集"德行"与"道艺"于一体的贤士。
  (摘编自马爱菊《官学下移与君子“文质彬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私学是相对于官学而言的,二者联系紧密,官学后来严重失能,私学延续了官学职能。
  B.儒家所提倡的君子观念与周朝的官学有着传承关系,经由孔子的大力推动得以发展。
  C.在先秦儒家的理念中,君子要"文""质"兼备,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达到的。
  D.士人在官学与私学中入仕的途径不一样,前者靠"大比"之制,后者靠师长的荐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藏菲
  A.文章开头阐述官学与私学之间的关系,然后明确指出“君子”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B.文章从培养目的、教学内容、“兴贤”职能三方面阐释孔子等儒家的理念与官学的关系。
  C.文章第二段运用引用论证法、对比论证法,论证了先秦时期官学与私学之间的共通性。
  D.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结构,文末指出先秦儒家君子是集“德行”与“道艺”于一体的贤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四四
  A.周朝“选士"制度有利于周朝行政体系的人才保障和民间“兴贤”“兴能”风气的形成。
  B.文章从历史发展脉络这一维度,论述了君子自先秦到现在都具有同一内涵,没有变化。
  C.官学对师资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而私学则没有此要求,在传授者的选取上比较随意。
  D.战国时代只有儒家才会对弟子的“德行"“道艺”有所要求,最后师长认可才会举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论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解答】(1)C.“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达到的”错误,根据原文“孔门对德行的重视毋庸置疑,对‘道艺’的重视在孔门七十二子行迹中皆有体现”可知,现实生活中是能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从2004年起,国家试办农家书屋,并不断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升级”,以数字农家书屋让农民在田间地头享受服务。经过10余年的发展,数字农家书屋已经在深化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全国数字农家书屋至今达36.1万个,占全国农家书屋总量的3/5,比2019年的12.5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