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0/4 15:51: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1960字。

  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农耕时代,随着生产力提高,粮食除了满足人们日常饮食需要外,逐渐有了剩余。人们在“果酒”基础上,开始用谷物酿酒。用黍和稻等糯性较高的原料,经过蒸煮,加曲发酵,最后压榨酿造的谷物酒呈黄色,看上去较为浑浊,通常没有经过过滤和沉淀,里面存留部分酒渣,因此被称为“黄酒”或“浊酒”。在唐诗中,“浊酒”还有“蚁浮”“浮蚁”“醪”等别称。“浊酒”的酿造工艺简单,相对寡味,一般百姓家庭即可酿造。陆游诗有“农家腊酒”,即“浊酒”。与“浊酒”相对应的是“清酒”,它选用小米、玉米等黏性小的粮食酿制、蒸馏而成,酒精浓度高、糖分少、色泽相对清透,饮用时无须过滤。酿造“清酒”的工艺复杂,“清酒”醇香甘洌,价格不菲,在古代通常为贵族享用。《周礼》是较早记录“浊酒”的典籍,《周礼》将酒分为“五齐三酒”,其中的“五齐”就是相对于“清酒”而言的“浊酒”。
  “浊酒”作为一种意象,比起“清酒”更代表一种大众趣味和平民气质。诗文中的“浊酒”也更为读者所熟悉,诸多带有“浊酒”意象的诗文因此成为经典而被广泛传播。最早让“浊酒”一词为人们所重视并不断引用的,应该是陶渊明。陶渊明一生嗜酒,在诗文中多次提到“浊酒”,如“浊酒且自陶”“浊酒聊可恃”。在陶渊明的诗中,“浊洒”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唐代以后,“酒”的意象更加频繁进入诗文之中,渐渐成为一种表达个人情绪的独特依托。纵观唐代诗歌,其中最典型的是诗仙李白,他最喜用酒的意象,比如“兰陵美酒郁金香”“金樽清酒斗十千”。其中“清酒”,不仅彰显出李白张扬奔放的生命力,还体现了他浪漫豪迈的人生态度和诗学风格。
  但显而易见,诗人更喜欢写“浊酒”,以此来表达经历困境后孤苦郁闷的情绪。如白居易在《快活》中写道:“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陆游在《杂感》中写道:“一杯浊酒即醺然,自笑闲愁七十年。”李叔同在《送别》一词中,用“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情绪,“浊酒”与“别梦寒”共同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与“清酒”相比,“浊酒”往往被赋予了一层沧桑的意味,这份沧桑遒劲的厚重,传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思。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和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浊酒”与杜甫“诗史”的定位,和他忧世伤时的心绪正相匹配。在范仲淹的诗词中,虽然只有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出名,但它名气很大,而且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相得益彰。
  可以说,中国诗酒文化中的“浊酒”意象,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生相伴,诗人在创作诗文之时,将“浊酒”意象融入其中,从而在文学史的长河中,让带有“浊酒”气息的诗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氛围,也使得这类诗文逐渐经典化。个人命运的坎坷,国家命运的起伏,都透过诗歌中的“浊酒”意象得以呈现,个人情绪和家国情怀在一壶“浊酒”里相逢,酝酿发酵,进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文风格。而这些文学作品,以“浊酒”为纽带,也形成了一种经典的中国美学风格,传承至今。
  (摘编自陈勋、王洁群《为何是“一壶浊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浊酒”的酿造还是“清酒”的酿造,都以粮食的剩余为前提条件。
  B.“浊酒”相对寡味,在陶渊明的诗中,其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
  C.唐代诗人,特别是李白,喜欢将“清酒”写入诗文中,以便借其来表达个人情绪。
  D.以“浊酒”为纽带的诗文,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学氛围,形成了经典的中国美学风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从色泽方面将果酒、清酒、浊酒进行比较,进而自然引出中心话题。
  B.文章多处引用相关诗句,引证的使用使文章既论证有力,又充满了文化底蕴。
  C.文章以西周为起点,以时间为顺序论述了古诗文中“浊酒”意象的文化内涵。
  D.文章最后从“浊酒”诗文经典化的角度,着力论述了沉郁顿挫的诗文风格的当代意义。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B.急唤老兵同浊酒,强排孤愤作清游。(项安世《又中秋沿檄新昌道中有怀二首》)
  C.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D.但浊酒相呼,疏帘自卷,微月照清饮。(姜夔《摸鱼儿•向秋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启动六瓣红大蒜、五叶齐大葱、天鹰椒“三辣”唤醒计划,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增收计划……近年来,天津市水稻主产区宝坻区以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为牵引,积极做优做强水稻、“三辣”、水产养殖等特色种养业。为推动“文旅+农业”融合发展,宝坻区又先后建成了以“千年古渡”为主题的小辛码头村、以“渔事体验”为特色的李宦庄村、以“生态林寨”为特色的赵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