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额尔古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0/13 10:14: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3520字。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合院作为一种人类住屋的模式,甚为简约:宅之地界,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由房屋占据;中间镂空,于天敞开。早在大约公元前500年之前,中国人与地中海沿岸的聪颖民族已住在十分讲究且精美的合院中了。
  住屋与浮生是一对永久的矛盾。人的心灵深处总有浮生之愿望,对基督徒而言,浮生的终极即是在天堂自由自在之永生,于是圣保罗将凡人之屋颇为看淡:“我们深知,如果我们在人间凡世之居所化解于土,我们仍拥有一间并非用手而筑,而是悬浮于天堂中的上帝之屋。”彻底的浮生必须做到“无家可归”,以便过一种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如此浪漫化的浪迹人生,哪怕是隐士或苦行僧亦做不到。佛家不视天堂为终极,佛陀也不是完全无家可言,遮风蔽雨仍有必要,于是才有简约的棚屋或岩洞。当造屋成为一门艺术之时,浮生与住屋间的矛盾被人巧妙协调成为天地之屋,于是合院的形制就出现了。
  合院之屋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与中国并不足为奇。不同的是中国人将自己的王城都市也建成宏大的合院,相当于把完美的环宇世界搬临人间,而古代希腊以及后来的古罗马都利用他们的合院去追求一条“天地之轴”。
  罗马的万神庙是采用混凝土穹顶的网格结构,随着圆顶形状令网格尺度逐渐收缩而趋向通天的圆孔即“天眼”,时至今日,每当基督圣灵降临之节日,一束束鲜红的玫瑰花瓣仍从万神庙的“天眼”倾泻而下,如同圣灵显灵。古罗马合院中的中庭,狭窄而趋向上天,这在本质上与万神庙的通天圆孔如出一辙。
  而在中国,天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影像模糊的天帝,当然四季轮换及日月之历等一成不交的宇宙万律仍在“天”控之下。于是无论在王城,还是在民宅之内,“上天”就成形于宽阔的合院之上的天空。天律于是通过合院上空界定的一片上天而传递至人间。中国人的“上天”不是一个可以识别的神,而是一种道义宇宙的秩序。在中国人看来,“天”决非不食人间烟火。上天,即是自然之律,自然而然地要求人做到仁与义。3000年来中国合院之形制并未发生任何更变,一个20世纪初的北京四合院与凤雏西周合院几乎如出一辙,大概中国人数千年来津津乐道于合院之内的人情世故,而无暇过多地仰望苍天而退思浮生。
  (摘编白阮听《合院深处的中西居住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合院的共同特点是:宅之地界多为方形或长方形,房屋中间镂空,对天敞开。
  B.合院巧妙地协调了住屋与浮生的矛盾,人们只能通过合院来寄托浮生之愿望。
  C.合院所体现的中西居住文化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人对“天”的不同认识上。
  D.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合院都有留通天的圆孔,目的是让圣灵通过圆孔而显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涉及中外古今,围绕合院所代表的中西居住文化方面的区别展开刚述。
  B.第二段引用圣保罗的话,是为了说明住屋与浮生是一对永久的矛盾。
  C.文章四、五两段运用对比论证,分析了中西合院体现出的不同文化内涵。
  D.文章以万神庙为例阐述西方合院的特点,因为万神庙是最典型的合院建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罗马人企图通过“天眼”来仰望苍穹,以超越现实,从而求得心灵的慰藉。
  B.在古罗马人眼里,“天地之轴”神圣崇高,寄托着他们对天堂自由永生的追求。
  C.在中国人眼里,“上天”影像模糊,难以识别,但作为一种自然规律而被信奉。
  D.中国合院注重人情味,中国人在合院里浮想,而非过多仰望苍天以遐思浮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即使有一天,技术成功地造出像得克萨斯州那么大的机器,能干我们所能干的一切事,它顶多还是一个单人,实际上,这不顶什么事。要跟我们比,它们得有三十亿,还得有更多的机器不断走下流水线。我怀疑是否有人能花得起那份钱,更不用说腾得出那样大的地方。即使真能造出那么多,它们还得用电线统统连起来,且要连得那么复杂,那么微妙,像我们一样,互相之间进行交流,一刻不停地讲着、听着。如果它们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