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310字。
2024届高三10月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2023.1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本试卷满分 150分,共10页,考试用时 150分钟。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①“记忆”一词现在常能听到,但基本都是从技术层面来讲的。计算机的内存也叫记忆,指的是信息的储存空间,这个“记忆”已经成为人人都理解的日常概念。有人觉得电脑的记忆和人脑的记忆在工作方式上差不多——信息输进来,大脑进行记录,需要时再提取出来。对不对?
②错!数据和信息被输进电脑的内存,等到需要提取时,除非出现什么技术故障,正常情况下会与当初存进去时一模一样地被提取出来。在这个程度上,可以说两者是相似的。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吧?有时候,原本正在房间里做着什么事,突然想起来要到另外的房间拿个东西。起身去拿的半路上,被什么打了岔,好比说注意到广播里放的曲子,听到旁边有人说了什么好笑的话,到了要去的那个房间,却一下子想不起到底是来干什么了。这种令人沮丧、心烦的情况,却偏偏是人脑处理记忆的方式出奇复杂而造成的诸多怪癖之一。
③大多数人最熟悉的记忆分类方法是区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它们的名称很恰
当:短期记忆最多持續一分钟;长期记忆能够与你终生相伴。
④短期记忆维持时间不长,但负责对实时的信息做有意识的操作,也就是我们当前
正在想的事。我们之所以能够思考,是因为信息就在短期记忆中;这就是短期记忆的功能。长期记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辅助我们思考,但真正进行思考的是短期记忆.
⑤为什么短期记忆就那么限量?部分原因是它在不停地工作。我们清醒时的每一刻(以及睡觉时的有些时刻)都在经历和思考着什么,源源不断的信息以惊人的速度进进出出。因此完全不适合把短期记忆用作长期储存,后者需要稳定和有序。另一个因素是,短期记忆并没有“实体”基础;短期记忆储存在神经元的特定活动模式中。有点儿像把购物清单列在卡布奇诺的奶泡上,单纯从技术层面来讲是有可能做到的,因为奶泡会让字形保留一会儿,但维持不了很长时间,因而以这种方式储存并不实用。短期记忆用来快速处理和操作信息,而在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中,不重要的会被忽略,然后很快被覆盖或消失。
⑥这套系统并非万无一失。实际上,常有重要内容还未得到恰当的处理就从短期记
忆中被顶了出去,于是就出现了“我到这儿是干吗来着”的情节。短期记忆还会负荷过
重,受到太多新信息和新要求的轰炸而无法集中到任何一点上。幸运的是,短期记忆与
长期记忆相连,因而长期记忆分担了很多压力,就拿专业译员来说吧,他们一边听着内
容又多又长的演讲,一边把演讲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如果让一个还在学习外语的人试着
同声传译,那么当然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对于译员来说,两种语言中的字词和结构
都已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短期记忆只需要处理词序和句意,而这是它做得到的,尤其在
经过训练后,
⑦信息有多种途径可以变成长期记忆。在意识层面,我们可以靠背诵让短期记忆转
变为长期记忆,比如反复默念某个重要的电话号码。反复的必要性在于,与短期记忆短
暂的电活动模式不同,长期记忆基于神经元之间的新连接,而建立连接的基础是突触,
重复想要记住的事情能够刺激突触的形成。
⑧突触被看成是脑中真正“记住”信息的地方。和硬盘里特定的一串0和1代表某
个文件一样,特定区域的一群突触代表了某段记忆,当它们被激活时,我们就有了一段
“回忆”。所以,突触就是记忆的实体形式。就像我们可以从纸上的墨迹中读出具有含
义的字词一样,当某个或某一群突触变得活跃时,大脑就解读出了一段记忆。有足够的
证据表明,我们的每一段经历几乎都会以某种方式储存在长期记忆中。
⑨那么,如果说长期记忆把一切都记住了,那为什么我们还是免不了会忘事呢?被遗
忘的长期记忆其实还在脑子里,除非外伤造成物理性损坏。不过,一段记忆如果取不出
来,就和根本不存在没差别。有些记忆容易提取,因为它们更突出(更醒目,更有意义,
更强烈)。例如,附带强烈情绪的记忆往往很容易回忆,像那次往自动售货机里扔进去一包薯片的钱却出来了两包的好运。除了事件本身,同时回忆起来的还有当时的情绪、想法和感觉。所有一切在大脑中与特定记忆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联,添加了更多连接,
让它变得更加容易提取。相反,那些没有重要连接、孤零零的记忆就没能得到充分的巩固,因而也就难以提取。没有哪段记忆是孤立形成的。研究揭示,哪怕是在平淡无奇的
场景中,获得记忆时的情境都可以成为帮助记忆提取的“触发器”。
⑩总而言之,短期记忆速度快、可操纵、时间短;长期记忆连续、持久、容量大。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一直记得学生时代发生的某件趣事,却在去房间时因为一点儿小事分
心而忘了自己为何会出现在那里。
⑪如此复杂难懂、前后不一的一套系统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很简单,大多数时候,
它的确管用。它依然值得惊叹,其容量和适应力甚至可以让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脸红。
它固有的灵活性和奇特的组织结构毕竟演化了数百万年,所以我还能苛责什么呢?人类的记忆并不完美,但已经足够好。
(摘编自迪安•博内特《是我把你鑫哭了吗》,朱机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脑的记忆和人脑的记忆在工作方式上既有相似性,也有不同:人脑有时未必能提取出需要的信息来。
B.短期记忆维持时间不长,但能真正进行思考,负责操作实时信息;而长期记忆辅助我们思考。
C.专业译员比外语初学者能更熟练地一边听着冗长的演讲,一边把演讲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是因为长期记忆分担了很多海量短期记忆信息轰炸的压力。
D.无论是被记住的还是被遗忘的长期记忆,就算受到某种损伤,它们其实都还在脑子里,但如果取不出来,就和根本不存在没差别。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意识层面,我们可以靠背诵让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这是信息可以变成长期记忆的一种途径。
B.长期记忆是否更加容易提取,既与事件本身突出是否有关,也与它们发生时的情绪、想法和感觉等有关。
C.突触是记忆的实体形式,人脑特定区域的一群突触代表了某段记忆,当它们被激活时,我们就有了一段“回忆”。
D.人脑记忆演化了数百万年,其容量和适应力甚至可以让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脸红,面对如此令人惊叹而又完美的系统,我们无法苛责。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很多经受过心灵重大创伤的人对曾经的体验一无所知,那段经历好像从不曾在生命中发生过。
B.在车站,在码头,在广场,无数的陌生人在我们眼前走过,但我们很快就会把他们忘记。
C.为了对抗遗忘,我们记诵古诗文时,会每隔几天再复习背诵,可以有效地记住这些内容。
D.有时候一个和我们很熟悉的人来到我们眼前,但是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对方的名字。
4.“我到这儿是干吗来着”的情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请结合短期记忆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5.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记忆。此文对我们的日常学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纪念(节选)
孙犁
住在定县的还乡队回村复辟。为了保卫农民的斗争果实,我们队伍开来了。
一清早,我又到小鸭家去放哨。她家紧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车站的大路。她家只有两间土坯北房,出房门就是一块小菜园,园子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柳树。这些年,每逢情况紧张的时候,我就爬到柳树上去监视敌人的来路。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
柳树的叶子黄了,小菜园里满是整整齐齐的大白菜。小鸭的娘刚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