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5020字。
内蒙古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原本存在的现实世界,一个是传播的舆论世界。现实世界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每个人都可以直接接触它,观察它,认识它。人类同时还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即舆论世界。它不是我们目睹的世界,而是别人用报纸、电话、电视、微信等各种媒介(不一定是大众媒体)传播给我们的世界。它必须依赖于人类而存在,人类关注了它,它才得以存在。
这里要区分两组概念。第一组是舆论与传播,舆论是传播,但传播不一定是舆论。第二组是舆论世界与传播世界,舆论世界是由关注聚集构成的,传播的信息只有被关注,才能进入组成舆论世界。传播世界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它分成两部分,实现关注聚集的那一部分,属于舆论世界;没有产生关注聚集的那一部分,仍然属于现实世界。所以,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所谓的传播世界,唯一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是舆论世界,
现实世界里,人类通过自身直接获得的信息实在太少,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绝大多数来自传播。比如,大家知道唐朝李白写诗,北京有一个动物园老虎咬伤了人,美国总统对中东问题发表谈话,印尼发生了地震……如果这一切没有被传播,或者传播了没有被关注,那么,它们仍然属于现实世界,而不是舆论世界。舆论世界里传播的信息占据着人类信息总量的绝大部分而且日日在更新,时时在更新。除了少数有明显破绽的信息,再除去关乎切身利益必须亲自核实的信息,绝大部分人都会假定它是真的。否则,我们将在现实世界寸步难行
那么,这个传播过来被人类关注的舆论世界,到底能不能全面、真实、本质地反映现实世界?舆论世界是有限的,是一个竞争性传播的世界,“硬盘”与“视窗”,是人类信息总量与舆论世界的最好比喻。人类的信息,存储在人类的“记忆硬盘”里。如果信息没有进入视窗,人类可以看到的信息载体充其量是一个硬盘物体;只有进入到视窗的信息,才构成人类身处的舆论世界。舆论世界就是人类一个个视窗的叠加。这个星球每天发生的事情难以计数,能进入人类历史记忆硬盘的为数不多,最终能够进行传播的记忆与记忆硬盘相比,容量更少得可怜。舆论世界貌似很大,其实很小,所以,“舆论视窗”是“兵家”必争之地。舆论一直在争夺,始终在争抢,从未停止,它是人类各种力量博弈的产物。因此,无论是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企业家、艺术家都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信息进入“舆论视窗”,被更多人关注。自己的信息只有被关注了,才能影响他人,才能更有价值。
电脑视窗的信息都来源于硬盘,即便是不断更新、海量选择,也不能全面地反映硬盘,更不要说全球互联的网络了,尽管理论上,视窗信息可以调出硬盘里或互联网上的任何信息,但任何信息不等于全面信息。舆论世界也是如此,它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永远是片面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别人通过各种媒介(不一定是大众媒体)传播给我们、依赖于人类的关注而存在的世界叫作舆论世界。
B.“舆论”与“传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舆论是传播,但传播不一定是舆论。
C.舆论世界、传播世界、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传播世界包含了舆论世界,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对应。
D.舆论世界是由表象建构而成的,不能准确反映事物的本原,所以舆论世界所反映的信息都是片面、虚假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实世界是人类可以直接感知的真实世界,但人类仅靠感知获取的信息跟信息总量相比总是微乎其微的。
B.根据舆论关注的链接特点,可以推测出,某个信息拥有的共同关注越多,这个信息产生的舆论场就越大。
C.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绝大部分来自舆论世界里传播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被人类关注,有的不被关注。
D.根据材料推断,作者的观点是舆论世界对人类获取信息非常重要,但是它不可能全面、真实、本质地反映现实世界。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主要是从现实世界与舆论世界的关系、舆论世界的特点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B.第三段运用比喻论证法,论证了人类更多地借助传播的信息来认识现实世界的观点。
C.材料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思维缜密,论证严谨。
D.材料在论述舆论世界特点的过程中,将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传播世界三者进行了对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他已写下了令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在西部平原对野牛的屠杀,对海鸟的残害。现在我们正在增加一种新型的破坏——由于化学杀虫剂不加区别地向大地喷洒,致使鸟类、哺乳动物、鱼类,事实上使各种类型的野生物直接受害。现场的野生物专家当然最有资格发现和解释野生物的损失,而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