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说课稿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1302字。
《胡同文化》说课稿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学 洪申健
一、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序言。单元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序言的学习,了解序言的相关知识,提取文章的信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领悟序言的语言魅力。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艺小品文。
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汪曾祺先生用富有京味而又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又通过对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的描写,传达出了胡同文化封闭隐忍的内涵,在悠闲散淡而平和的语言风格之下透出作者对胡同之没的淡淡伤感。课文的教学重点应是概括胡同的特点,领会胡同文化的内涵,体味作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是对胡同文化内涵的领悟以及北京人心态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阅读全文,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感情。
2、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品读,领会本文语言平白朴素、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品读赏析”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安排一课时。
借助反复品读,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特点;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课文:
如果现在大家有机会去北京旅游的话,最想去哪里?(故宫、长城等)有的想去长城一睹塞内外的大好风光,有的想去故宫感受历代皇朝的神秘,有的想去圆明园重温那段屈辱的历史等等。的确,北京有许多的名胜古迹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思考。但今天我想去带大家看一个地方,那就是北京的胡同。有人说没去过北京的胡同就不算真正的了解北京。首先我们就来听一首京歌,看看北京的胡同是什么样儿的。(播放flash)听完这首歌后,我们对北京胡同有了一个初步印象,那就是(问学生)“多”。现在我们来学习作家汪增琪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胡同文化》,去进一步了解胡同及胡同文化。
(二)研习文本,问题设计:
1、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提示归纳要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