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段考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9 10:52: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23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段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教育部规定中学生两种整本必读书,一为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为社会学名著《乡土中国》。
  依我的理解,用这两本书,从学生入手,可以逐步修复或者纠正中国社会整体世俗价值的偏失,让人们心态逐步平和,用正常的视角和非功利心态,感受并理解“文化乡愁”,重新感受认识传统社会文化伦常价值下的生活情态、世事兴衰,以及重新检省自身的中华乡土文化属性,找到自身真正的文化基因,激活日渐迷昏欲睡的中华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找到文化血脉之本,才能祛魅一百多年来人类城市化进程中滋生的全方位优越感、都市无条件崇拜心理以及现代化傲慢和当代极度自负的心态。
  将两本书相比较,《乡土中国》更难让一些患有现代城市病的学者及习惯了鄙视乡村、厌弃乡土、嘲讽乡愁的读者理解。
  试举两个与笔者有关的例子。
  陕西关中东府,蒲城西南片,地理气候所致,秋天必有霖雨,数年例有大霖,使原属半干旱地区,连月雨涝,卤泊滩一带,地势低卑,尤易淹浸,水不下润,难以泻排,秋庄稼难以收获,麦子种不下去。
  今年正值秋庄稼将熟之季,雨势大而时长,顷成泽国。
  在老家务农为生的六爸从来勤俭,过日子细致,种地不惜力,一天到晚,不是在地里干活,就是在去干活或收工的路上,他对自己所务庄稼十分爱惜,他的庄稼也仿佛总比别人的长势好。
  六爸今年有数亩玉米,以青秫悉数卖与临村养牛户作饲料,交易毕。次日,大雨至,十数日不断,村庄田地遂为水淹,无法收割。
  六爸找到养牛户,将钱悉数退回,说:这地收不成了,还算我的,不能让你吃亏。
  养牛户称谢不已。
  ——这就是“乡土中国”,正如费孝通先生说的:它土,却不愚。
  六爸的事,让我想起张岱《快园道古》记载的明朝故事——
  南阳李文达大父家种棉花,载卖湖湘。有三商交值三百两讫,忽邸舍失火烧罄。三商穷蹙,几欲自尽。公慰之曰:“汝货未及船,尚为我物。物失值存,我应还汝,汝若失此货本,何以为生?”即悉还之。
  此故事被归入“盛德部”。是说,明朝南阳邓州人李贤的祖父种棉花,将棉花运到南方去卖。与三位客商买主交易完毕,当天晚上就发生了火灾,将棉花烧成了灰。三位客商欲哭无泪,难受得都想自杀。李贤的祖父找到三位客商说:你们的船还没有离岸,发生火灾,棉花还算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社会整体世俗价值有所偏失,而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和《乡土中国》,有助于找到文化血脉之本。
  B.“它土,却不愚”,作者引用《乡土中国》中的话,借此表现以六爸为代表的乡土百姓虽然遭受苦难但是仍然质朴守信的美好品格。
  C.在第二个例子中,作者认为平时过日子斤斤计较的农民,不顾亏本地坚持收玉米,是因为害怕被别人批评而坚持这样去做。
  D.“格物致知”使人在为人做事时不违背良心,可以丰沛个体的生命,还可提升人类整体的生命质量,符合“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追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一百多年的人类城市化进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城市文化不断崛起而乡土文化不断式微的过程。
  B.“以青秫悉数卖与临村养牛户作饲料,交易毕。”作者刻意强调交易过程的结束,意在暗示如果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则,六爸不退钱也无可非议。
  C.“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引用孔子的话赞美农民坚持收玉米之事,说明作者认同农村人的做事原则,提倡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都应该超越功利性。
  D.从作者所讲述的两个例子来看,现在的乡土社会虽然不断遭受冲击,但是仍然保留着许多乡土文化属性,这些都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资源。
  (3)下列选自《乡土中国》中的片段,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的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本色》)
  B.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回到家,夫妇间合作顺利,各人好好地按着应做的事各做各的。(《家族》)
  C.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礼治秩序》)
  D.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做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地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血缘和地缘》)
  (4)作者在第一个例子之后记述了《快园道古》中的明朝故事,请简要分析其用意。
  (5)作者在叙述老家玉米地受灾的两个例子时,采用了不同的语言风格,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史铁生
  过去,我们的角落是另一副模样:斑驳的墙,低矮的屋顶,屋顶挂满灰尘结成的网……铁子说这儿避风,克俭说这儿暖和。我呢?只想离窗户远一点,从那儿可以看见一所大学的楼房和好几家正式工厂的烟囱。这儿是整个“五七”生产组最不受人重视的技术角。
  清晨、晌午或傍晚,你会在这幽深的小巷中看见我们。我们三个结队而行,最怕碰见天真稚气的孩子。 “妈妈你看哟!”我们都低下头。“叔叔们受了伤,腿坏了,所以……”铁子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