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习扩写》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780字。
《学习扩写》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明确扩写的概念。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画面组合法”,构思扩写内容。
审美鉴赏与创造:找准扩写点,学习描述立体、动态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记叙文的扩写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描写立体、动态的画面。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秋时候的齐鲁之战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在《春秋》中,这个故事只有一句话“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但在《左传》中,这个故事被演绎成《曹刿论战》,详细描写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这就运用了一种写作方式——就是扩写。
那同学们能根据这个例子说说什么是扩写吗?
明确概念:扩写是对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的写作方式。
那当我们拿到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怎么进行扩写呢?
二、学习扩写
扩写方法一:明确中心,补充情节,构思画面
设计意图: 扩写需要对原文的情节进行梳理,根据选定的中心,明确全文要写的内容。我们以《女娲造人》这篇文章为例来了解如何通过“画面组合法”整体构思全文。
出示《风俗通》里的原文: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①抟②黄土作人,剧务③,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縆④人也。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风俗通》)
【注释】①抟:tuán,揉成圆形。②剧务:工作十分繁重。③縆:gēng,粗绳索。
根据此文,思考:这段文字的中心是什么?可以分为哪些画面进行扩写?
明确: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赞美女娲造人的神力和伟大,以及赞美人的精神和气质。据此,我们可以明确:画面一:女娲为什么造人?女娲孤独地行走在广漠的大地上,感到孤独寂寞,想要创造一个和自己一样的生物。画面二:女娲怎样造人?包括女娲抟土造人以及女娲甩绳造人两幅画面。画面三:女娲让人类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