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1690字。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虽然先秦诸子主张各异,但同样的历史环境使他们关注着某些共同话题,怎样在广土众民的情况下展开有效的社会治理就是其中之一。对此,除庄子学派之外,各家都极为关注规则及其执行者,但在规则包括哪些、其执行者应具备何种素质等问题上就各有偏重。
对第一个问题,以儒法两家为例,儒家虽从不否定法的重要性,但也从未把法视为唯一的治理准则,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与之相反,法家似乎皆主张在法之外再无为政依据,所谓“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这种高度法治主义的论调在出土的秦汉法律文献中得到了多角度的展现。此处,仅据三个方面的事例稍作说明。其一,以秦及汉初简牍所载之律名来看,诸律应对授田、赐爵、赋役、社会治安、立户、亲子关系等皆有规范。其二,观律篇内部之条文设计,以思索周密来评价并非过分之辞。其三,法律条文终究表现为可作多样化理解的文字的组合,更兼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远超立法者的想象,法解释就成了维持法律之严谨性和活力的必需。上述种种塑造了秦汉律的体系严整、自我圆融的形象,秦人携秦法而实现的“履至尊而制六合”的丰功伟绩更为时人的政治观念注入了一种确信,即在广土众民、众说纷纭的时代,法律之治是最为基础且有效的理政手段。然而,法律固然是最基础的言行规范,但绝非全能规则,正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所指出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由此看来,在何为规则的问题上,法家为秦汉时代的当政者们同时提供了建构性力量和批判性素材,于王、霸道并用的政治(也包括法律)思想的形成,可谓有力焉。
对第二个问题,仍以儒法两家为例,儒家对法治主义持保留态度,遂主张优秀用法者
应是明于礼义的“君子”;法家恰恰本于他们对法治主义的强烈信心,强调规则的执行托付给“守法守职之史”亦即“文法吏”即可。细绎之,所谓“文”或为对文书之书写、制作、流转等的熟练程度的要求,“文”“法”二字之组合或为严格依据法律展开文书行政之意。一方面,秦汉简牍所载法律文本皆为抄本,文法小吏之所以要摘抄律文,无非就是因为朝廷对官吏的法律素养有明确要求,小吏们必须经常学习法律。另一方面,《里耶简》所收诸多官文书真实地展现了律令文的落实情况。由这两方面来看,文法吏其实是较为纯粹的技术官僚,他们对法律规定及文书流转程序的熟练掌握保证了秦帝国的行政效率。概言之,在规则执行者的职业素养上,法家提供了一种以强化权力、追求行政效率为旨归的思考,但此设想又因臻于“深刻的片面”而使其遵行者亦即文法吏最终难以成为秦汉时代执法者的典范。
事实上,在诸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对法律的略带根本意义的追问,就在于法是否为社会治理的唯一准则及用法者的素质应当如何这两点,法家的回答则是“以法为教,以史为师”,其合理之处及被修正的可能构成了秦汉时代的法律世界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摘编自朱腾《法家为秦汉时代的法律世界贡献了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庄子学派以外,先秦诸子均关注社会治理问题,也都关注规则及其执行者素质。
B.儒家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因此轻视法治,主张为政以德。
C.法家对秦汉律法规则既有建构也有批判,这有助于王、霸道并用的政治思想形成。
D.儒法两家在规则执行者的选择上有所不同,原因在于他们对待法治主义态度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总分总结构,围绕法家对秦汉法律的贡献展开论证,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B.文章从出土文献律名、法律条文设计和解释等方面说明了法家高度法治主义论调。
C.文章重点关注法家对秦汉法律建设的积极影响,也谈及其不足,体现出了思辨性。
D.文章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在儒家与法家对待法律的态度上更加青睐法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人“履至尊而制六合”,汉代“文景之治”,都源于当权者高度重视法家思想。
B.秦汉律法体系严整,自我圆融,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法解释使律法严谨而有活力。
C.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家治国理政的理念对我们如何更好执政为民有借鉴意义。
D.在法律执行方面,如果强化权力,追求行政效率,可能会影响实际执法的效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夏天,在树林里或草丛中,萤火虫以它美丽的闪光和星星相映,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生物发光现象,然而,植物也会发光,你见过吗?若干年前,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有很多人看见几株会发光的柳树。白天,这些在田边的腐朽树桩丝毫不引人注目,可是到了夜间,它却闪烁着神秘的、浅蓝色的荧光,即使在风狂雨猛、酷暑严寒中也经久不息。这稀奇的事,使得传说纷纭。这些普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