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2/15 16:52: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000字。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5日19时,2023 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式揭晓。挪威剧作家Jon Fosse(约恩•福瑟)摘得殊荣。《访书记》作者、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崔莹曾经亲自采访过约恩•福瑟。下面是她对约恩•福瑟的部分访谈内容。
  崔莹:  “大海”在你的作品中分量很重,往往奠定了全文基调。 它有时给人安全感,更多时候却令人恐惧。 为何这样描写海洋? 你的主人公经常长久地凝视大海, 你也会这样做吗?
  福瑟:是的。我在挪威卑尔根附近的小镇豪格松德长大,在那里总能看到海和海浪。这对我影响很深。坐下来集中精力写作时, 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自己第一次看到海、看到船的情景。
  现在,我有时也去卑尔根附近的一所房子写作。它离海很近,从那里二楼的书房眺望,可以看到海、海浪和峡湾对面的陆地。我经常会在那里凝视大海。天气好的时候,在广阔的海面上,你会感觉到自由。但同时,这种自由是有限的——所有的时间里,你都必须呆在船上。你会热爱大海, 会喜欢海浪的节奏、 海水变化的颜色,但同时你也会发现大海的危险:它变化无常,发怒时会很残酷,很多人葬身其中。可以说,大海是个矛盾体。我的作品也是个矛盾体。而这是因为,人生本身就充满了矛盾。
  崔莹:你反复书写人的孤独感:  “我将只有独自一人。 ”这与你的成长经历有关吗?
  福瑟: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我的孤独感要追溯到我的婴儿时期——它在我一两岁时就出现了。从小到大,虽然有很多亲密的朋友,但我一直性格内向,有些害羞。我感到我和他人、和整个世界的距离都很远。正是为了减少这个距离,我开始写作。
  崔莹:你最早写的是短诗和歌词。 当时的你是怎样开始创作的? 这段经历对你的戏剧创作有什么影响?
  福瑟:12岁时,我很喜欢弹吉他,就开始编一些小曲子,也为它们写歌词——我至今依然记得其中的几首。16岁时,我参加了一个乐团,弹摇滚吉他,也拉小提琴。但我最终意识到自己没多少表演天赋,就放弃了演出,继续编曲。
  可以说,我的写作就是从与音乐有关的创作开始的——音乐需要聆听,写作也需要。有时我感觉自己只是在听我的人物说话,然后把它们记录下来。我的作品“语句重复”的特点,也是从那时开始的。写剧本时,我就像在编曲,戏剧就仿佛是我的乐谱。
  崔莹:写作之初,哪位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福瑟:最初开始写作时,挪威作家罗尔夫•雅各布森对我的影响很大。 当时我的作品仿佛都不是用自己的语言写成的,而是用他的语言写成的。直到二十多岁时,我才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我正儿八经在报纸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叫《他》。我后来的作品风格,和那篇故事的差不多。写的是生活的本质,与人物的名字无关。
  崔莹: 一开始,你发表的是小说。 十多年后,你的剧作《有人将至》才真正问世。 你是如何从小说转向戏剧创作的?
  福瑟:说实话,我的第一部戏完全是别人掏钱聘我写的:有人问我想不想写戏,那时我是自由作者,收入不高,非常需要钱,就接受了。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会写戏剧。 用了一周时间,我写了《有人将至》。在我的作品中,它至今仍是被搬上舞台次数最多的一部。
  我并不喜欢剧院,甚至有点讨厌它,但我喜欢写戏剧的感受——不仅可以决定如何使用语言,也可以决定在何时沉默。沉默是语言之间的间隔。
  崔莹:说到这一点,你的戏剧的一大特点,就是静场的频繁出现。在你看来,沉默在戏剧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你如何判断哪里该沉默?
  福瑟: 沉默和孤独有关。这种孤独并非是一种坏事,而是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约恩•福瑟的作品充满矛盾,他的作品中经常描写大海,而大海本身是个矛盾体,它有时给人安全感,有时却令人恐惧。
  B. 孤独是约恩•福瑟一直探讨的主题之一,这跟他在婴儿时期就出现的孤独感有关。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他开始写作。
  C. 约恩•福瑟的写作从与音乐有关的创作开始,写作和音乐创作是相关联的,因为二者都需要聆听。
  D.约恩•福瑟的创作从模仿挪威作家罗尔夫•雅各布森开始,而后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约恩•福瑟认为孤独并非是一种坏事,而是一种平和。沉默与虚无是他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约恩•福瑟的创作成就主要在戏剧,而开始是写小说,走上戏剧创作的缘起是一次约稿,由此可见作家走上创作道路经常源自不懈的探索和尝试。
  C.《有人将至》跟《秋之梦》  《睡觉》讲故事的方式不一样:《有人将至》按时间顺序讲述;而后两篇时间分界模糊, 片刻和永恒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虚无的状态。
  D.“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 ”本篇采访语言简洁明晰, 质朴平实, 自然亲切,达到了“意则期多,字惟求少”的境界。
  3. 下列关于文学创作的名言,跟约恩•福瑟创作实践不相符的一项是  (    )  (3分)
  A. 创作是一种探索,一种对未知的勇敢追求。  ( 〔美国〕 马克•吐温)
  B. 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 〔中国〕林语堂)
  C.在各种艺术日臻完美的同时,批评艺术也在以同样的速度发展着。  ( 〔爱尔兰〕埃德蒙•伯克)
  D.每个作者如果在文学上能有特殊的成就,他必须成就一种他所独有的风格。  (〔中国〕朱光潜)
  4. 请简要概括约恩•福瑟的人生经历对他创作的影响。  (4分)
  5. 约恩•福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  “创新的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的事情发声。”请根据访谈内容简要说明节选部分《秋之梦》  “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二) 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4小题,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我也没有忘记一个孩子——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 十五年前的那个下午, 我第一次到这园子里来就看见了她,那时她大约三岁,蹲在斋宫西边的小路上捡树上掉落的“小灯笼”。那儿有几棵大梨树,春天开一簇簇细小而稠密的黄花,花落了便结出无数如同三片叶子合抱的小灯笼,小灯笼先是绿色,继尔转白,再变黄,成熟了掉落得满地都是。小灯笼精巧得令人爱惜,成年人也不免捡了一个还要捡一个。 小姑娘咿咿呀呀地跟自己说着话,一边捡小灯笼; 她的嗓音很好, 不是她那个年龄所常有的那般尖细,而是很圆润甚或是厚重,也许是因为那个下午园子里太安静了。我奇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一个人跑来这园子里?我问她住在哪儿? 她随便指一下,就喊她的哥哥,沿墙根一带的茂草之中便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