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2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2/25 20:36: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71
  • 下载点数: 6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专题01 守信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02 勤奋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03 劝谏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04 廉正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05 仁爱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06 神童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07 忠孝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08 宽容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09 山水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10 智慧篇-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主题训练.doc
专题11 教育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12 战争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13 治国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14 寓言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15 成语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16 交友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17 趣闻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18 君臣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19 人物传记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专题20 哲理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
  守信篇
  一、蔡磷坚还亡友财(徐珂)  
  蔡磷,字勉旃(zhān),吴县人。重诺责①,敦②风义③。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niǎn)④而致之。
  [注]①诺责:诺言和责任。②敦:重视。③风义:情谊。④辇: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
  的意思。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亡何,其人亡(逃走)               B.且父未尝语我也(告诉)
  C.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父亲 )      D.卒辇而致之(送还)
  2、下列句中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B.自钱孔人,而钱不湿
  C.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磷的绝对信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上面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磷“重诺责,敦风义”。
  B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
  C“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要铭记在心里,而不是写在纸上。
  D这则短文以具体的事例赞扬了蔡磷的诚信。
  二、灌夫有服
  灌夫①有服②,过③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④,会仲孺有服。”灌夫曰:“丞相肯幸⑤临夫安敢以服为辞请语魏其侯丞相旦日早临。”许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侯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悦,曰:“夫以服请,宜往。”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前戏许灌夫,实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曰:“丞相昨日幸许过魏其侯,魏其侯夫妻置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愕而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
  选自《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
  [注]①灌夫:字仲孺,汉景学、武帝时大将。②有服:有孝服在身,指在丧期。③过:拜访,探望。④魏其侯:即窦婴。⑤幸:敬词,表示对方这们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
  勤奋篇
  一、王冕读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②映长明灯③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⑥。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⑦古冠服随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①蹊:践踏。    ②策:通“册”。      ③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     ④恬:心神安适。   
  ⑤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⑥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⑦被: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听已辄默记(完毕)___________________         B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离去)
  C安阳韩性闻而异之(不同)_____________          D夜潜出,坐佛膝上(躲藏)
  2. 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顶是(        )
  A依僧寺以居   以君之力___________________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辍耕之垄上
  C暮归,忘其牛     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       D录为弟子   齐无人耶?    使子为使
  3.下列句子,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王冕)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_____________       B已而(王冕)复如初
  C(韩性)学遂为通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王冕)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4. 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践踏了他们的田地。
  B 曷不听其所为?——怎么不听听他这样做的想法呢?
  C 门人事冕如事性。——看门的人给王冕做事像给韩性做事一样。
  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5.  从这两件事情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薛谭①学讴②(列子)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③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④,饯⑤于郊衢⑥,抚节⑦悲歌,声震林木⑧,响遏行云⑨。薛谭乃谢,求反⑩,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⑾谓其友曰:“昔韩娥⑿东之⒀齐⒁,匿⒂粮,过雍门⒃,鬻歌⒄假食⒅,既去⒆而余音绕梁欐⒇,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效娥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