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350字。
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距今3300年左右的河南安阳商代晚期都城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证实了《史记》等文献记载的晚商史。以此为基点,考古学家推定郑州商城等为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二里头文化为晚期夏文化。二里头都邑始建于距今3800年以后,有宫城、数十座宫殿以及各种官营手工业作坊,出土了成套的青铜礼器,成为当时最高级别的中心聚落,对中国大部分地区产生了深刻的辐射影响,中华文明从此步入成熟文明社会或者王权社会阶段。更早4000多年前的龙山时代,河南中部的王湾三期文化曾经南下大范围取代长江中游等地的石家河文化,这一文化巨变很可能对应古史记载的“禹征三苗”事件,夏代早期的历史也因此得以基本确认。在夏代早期前后,黄河中游还存在山西襄汾陶寺、陕西延安芦山峁和神木石峁等多处数百万平方米的地区性中心聚落,河南、山东等地也出现了许多数十万平方米的古城,这些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五帝时代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由此前溯,我们甚至有可能利用考古学解开三皇时代的历史谜团。
回首百年以前,传统的中国上古史体系被严重质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中国考古学的诞生适逢其时,以探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之源头为己任。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终于揭示出中国是世界上直立人较早的分布区和现代人起源地、农业起源地、陶器起源地、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较早出现文献记载的地区之一。这些考古成就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全球人类起源史、文明发展史有重大意义,而且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富坚实的科学依据。
(摘编自韩建业《考古学极大地延伸了中国历史轴线》)
材料二:
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之文化基因,即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也就是“中”与“中和”。对于文化基因的“中”“中和”,如何通过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再现并进行科学阐释,是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中国先民对“中”的信仰与追求,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目前所知有关“求中”记载的最早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考古学,前者侧重中国考古学的内涵,后者侧重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中”与“中和”理念的内涵。
B. 材料一指出,通过对河南安阳、郑州商城、石家河等地遗址的考古发掘,我们已都证实了《史记》等文献对相关史实的记载。
C. 材料二认为,根据上古先民都城遗址的考古发现,我们就可以解读营建者深层次的意图,探讨他们国家文化的核心理念。
D. 材料二认为,通过对古代都城、帝王陵墓等国家文化载体进行综合研究,就可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相关国家文化理念等内容。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目前的考古成果,可以确定清华简《保训》的成书时代及夏代各期的都城遗址。
B. 夏商以来,直至明清,尽管定都具体地点有所不同,但都遵循了“择中建都”原则。
C. “中和”的思想理念既影响了历代王朝都城选址、规制,也影响了帝陵选址、修建。
D. 国家“宫城”和民居四合院布局理念相同,它们共同作用才让“中和”理念延续不断。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一段按照时间顺序,以确凿的考古实例论述了我国考古学的发展情况。
B. 材料二“上述关于”“综上所述”的运用,有总结前文作用,使行文脉络清晰。
C. 材料一第二段运用对比法,分别详细论述我国考古学诞生前后的文化自信变化。
D. 材料二末段特别举鲜卑北魏、女真等建都例子,意在强调“中和”理念的承袭。
4.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我国“中”“中和”思想的发展过程。
5. 陈刚要撰写一篇关于历史考古学的论文,以论述发展历史考古学的重要意义,请你结合材料为其论文的主体部分拟写几条分观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我们已都证实了《史记》等文献对相关史实的记载”错。原文材料一第一段末尾“这些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五帝时代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可知,河南安阳、郑州商城、石家河等地遗址的考古发掘为研究五帝时代提供了资料,并非证实《史记》的记载。
C.“我们就可以解读营建者深层次的意图”错。原文“从历史考古的遗存‘表象’之‘中’与‘中和’研究阐释,提升至形而上的国家文化的政治学层面,有助于解读营建者深层次的意图”可知,原文是“有助于”,而不是“就可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D.“就可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相关国家文化理念等内容”错。原文“历史考古的考古学文化不只是局限于器物的类型学研究,更为重要的是选择属于国家文化载体的古代都城、帝王陵墓等的空间位置、布局形制等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综合研究,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中’‘中和’国家文化理念与中华历史文化基因”可知,原文是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综合研究,以此揭示,而选项缺少条件,过于绝对。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橘颂①
张炜
劈柴燃烧的声音真好。在这个特殊的月份,屋外比屋内暖和得多,特别是入夜之后,屋里有些冷。他坐在桌前,拥着橘颂,把灯苗捻大。端详了一会儿屋子,觉得墙上光光的,应该贴点什么。“我要写一张大字了。”
橘颂跳到铺好的宣纸上,他不得不把它抱到一边去。
蘸饱了墨,想想要写的字。最后他写了八个字: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