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强基联盟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420字。
浙江强基联盟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批评最先面对和关注的就是文学作品,批评者只有“走进”作品,通过对作品仔细认真地“细读”,才能真正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意蕴,并将其揭示出来。“走进”作品首先要建立在“认同”基础上,只有“认同”了作品,才能“走进”那些有意义、有价值、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当然,批评者不但要“走进”作品,还要“走出”作品,把对作品的感受传达给读者,而且要传达得真实、准确,符合作品本身的意蕴,而不是批评者的一种主观隐想。文学评论的理想境界应是“与小说家的创造精神会合”,然后再进一步与作品中所表现的“创造精神会合”。实现“与小说家的创造精神会合”,就需要“走近”作者。“走近”作者,是全方位的“走近”:一方面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性格秉性;另一方面,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学批评要“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其最终目的是要“走向”读者。“走向”读者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它要为读者提供关于具体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的细致而深入的解读,让读者明白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为什么是好的,又具体好在哪里。另一方面,批评者又是一个传达者,批评者要把自己从作品中所发现的美传达给读者。
(摘编自张奎志《走向与作品、作者、读者相遇合的文学批评》)
材料二:
在学术体制和出版制度的规约下,文学批评呈现出过于显豁的专业主义倾向,已从学术生产线上的“尖兵”蜕变为一个四平八稳的“文书”。李健吾曾这样描述文学批评家的使命:“不是摧毁,不是私人作战,而是建设,而是和自己作战。”更进一步,我们还要关注的是,当下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批评要真实、准确地传达文学作品本身的意蕴,而不能把批评者的主观臆度作为解读和阐释。
B. 文学批评家从社会功能上说,不仅是建设自己,更应介入社会事务,与社会保持生动丰富的交流。
C. 文学批评若以对话形式展开活动,则优秀的批评家具有平等意识,且是活动中对话情境的成功构建者。
D. 文学批评家如果用通俗、清晰、灵动的批评语言讲清道理,就能让对话很好开展,让人产生共鸣。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批评者面对文学作品时,为了“走进”作品,就要对作品仔细认真地“细读”,真正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意蕴,并将其揭示出来。
B. 文学批评最终要走向读者,它需要对作品进行解读,让读者明白作品的优秀之处;批评者将从作品中发现的美传达给读者。
C. 文学批评从学术生产线上的“尖兵”蜕变为“文书”,是因其在学术体制和出版制度的规约下,呈现出过于显豁的专业主义倾向。
D. 真正的文学批评可以分享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活,可以阐明文学作为生命世界所蕴含的秘密,能够表达批评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
3. 下列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走向与作品、作者、读者相遇合的文学批评”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明离合伤秋之愁,也写出北宋灭亡后李清照的家国之忧,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B. 孙绍振先生曾在书中评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整体语境之下的比喻句很好,但是局部来看有的比喻技法比较平庸。
C. 曹禺创作的《雷雨》,受到了古希腊“命运悲剧”、易卜生“社会悲剧”、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等西方戏剧观和创作方法的影响。
D. 林庚能写出《说“木叶”》这样上乘的文艺随笔,是基于对“无边落木萧萧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等的创造性阅读。
4. 请提取材料二的三个关键词,并阐释这样提取的原因。
5. 2024年之江文学论坛拟邀请你作主题为“致敬经典,重读鲁迅”的演讲,请结合材料,从批评家的素养角度写出你的演讲要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文学批评家如果……就能……”错误。由材料三第二段“而对话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可知,原文说的是“那些优秀的文学批评基本是通俗、清晰、灵动,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醒头草
刘正权
“由来佳节载南荆,一浴兰汤万虑清!”
“兰汤浴?”她微嗔,你当我贪图享受来了?即便是,也没谁跑医馆里来消受的,怪自己选的日子不对?又不是三月三。
搁古时,三月三上巳节这天,官员们会亲领下属,斋戒,兰浴,更衣后隆而重之,拜天地,祭神灵,敬祖先。她不屑这么做,人民公仆,不求医问药,谁有闲暇到医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