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140字。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网络强国建设,不断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已数年稳居世界第二。工信部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56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41.5%。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5G网络建设已经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G套餐用户数已突破13亿户。其中,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达到7.99亿户,中国电信达到3.29亿户,中国联通达到2.69亿户。可以说,5G产业链目前已初具雏形,行业应用进入实践阶段,已在政务、金融、文旅、医疗、媒体等多个领域完成验证,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窗口期。
从3G到5G,我国信息通信业在十多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不断突破。信息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积极引导。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发展。早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要求,“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工信部也先后出台了《“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系列文件支持5G建设。
为何5G会获得政策的大力支持?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5G网络建设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在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和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5G网络的建设,如钢铁、港口、矿山、制造业等企业可以获得无人操作、远程自动超控、智能化网络办公等便利,不但节省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值得一提的是,5G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电力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形成了多个具备商业价值的典型应用场景。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达到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9%。从上述数据可见,随着5G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加深,5G将充分发挥促进各类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5G应用的推广仍在持续进行,在已经实现5G网络的公司范例下,建议更多的企业能够进行5G建设。此外,在推动5G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信息通信业发展的前瞻性,不能放松6G的研发和布局。按照设想,未来,6G通信技术不再是简单的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的突破,更是为了缩小数字鸿沟,实现万物互联这个“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要想打造网络强国,建设数字中国,我们仍需继续努力。相信只要持续自主研发,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千行百业将迈向新征程。
(摘编自矫月《5G夯实网络强国基础千行百业革新迈向新征程》)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364.7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7.7%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74亿户。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5G连接总数将增至8.92亿,中国超半数的移动连接将使用5G。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文化和旅游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数字产业加速了产品和市场从形式到内容的结构性变化,催生出众多新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业态以及新的模式结构,品质化、个性化、沉浸式体验成为市场需求热点,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数字文旅产业异军突起以及更多更大的5G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工信部2012年到2023年的相关数据来看,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势头强劲,数字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地位。 B.5G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在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相关企业可以利用5G技术的优势,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 C.我国信息通信业在发展中需要保持对未来的敏锐洞察,持续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以期实现万物互联这个“终极目标”。 D.当前,出现的众多新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业态,成为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下列对有关材料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论述了5G网络建设的重要作用,但材料二比材料一论述的范围更宽泛、涉及5G的关联领域更广。 B.两则材料都列举具体的数据来说明我国5G网络的发展状况,这些数据的使用使得说明更精确,增强了说服力。 C.材料一将我国与西方国家对比,以此论述我国5G获得政策大力支持的原因以及当前如何推动5G网络的发展。 D.材料二最后一段通过比喻,阐述了5G网络与其他先进技术的结合应用于新业态,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3.下列选项,不属于“5G+智慧文旅”应用场景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山东移动助力胜利油田部署相关项目,通过建设及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满足油区信息化建设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业务需求。 B.北京利用5G完成采集、归档、云端永久存储、展示等,助力建设“数字琉璃厂”。游客通过扫码进入“元宇宙•厂甸庙会”,可以观赏到复原的北京琉璃厂。 C.洪泽区通过构建全域旅游平台,利用5G对平台开展智慧监管,并基于此打造“游洪泽”小程序,方便游客进行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需求的查询和在线订购。 D.丽江古城景区深入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开展古城智慧小镇建设,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游客便可享受“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4.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2018年到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相应的增速并不平稳。
B.从2020年到2023年,中国5G通信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更是突破27000亿元。
C.从2021年到2023年,中国5G通信市场的增长率持续下降,这种趋势在2025年将会有所好转。
D.中国5G通信市场规模的增长,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与国家各项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 5.5G网络的建设有哪些重要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嘉鱼① 马伯庸
船灶呼呼地冒着火光,灶上搁着一尊盛满水的三足铜鬲,蒸汽向上翻涌着,把鬲上架着的一具陶笼罩在云雾之中。唐蒙和黄同并肩蹲下,死死盯着不断被蒸汽掀动的盖子。
守在灶前的两人偶尔会对视一眼,眼神里尽是恼怒。之前他们俩刚一进厨时,气氛还算和谐。黄同建议说七月嘉鱼不够肥,煎之不美,不如清蒸,唐蒙从善如流。可一到杀鱼的环节,两人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因为唐蒙发现,黄同杀第一条鱼时,居然没有刮鳞。他大为愤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