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4届高三6月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240字。
河南省2024届高三6月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伴随新技术的应用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中国网络文学正在改变文学的传播路径,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新增长点。例如,一些作品在俄罗斯互联网平台的阅读量超过千万次,一些作品初始印刷量便超10万册,表明中国网络文学在俄罗斯读者中,尤其是“网生代”中找到契合点。中国网络文学讲述的精彩故事和其中蕴含的动人情感,令俄罗斯读者不再因陌生的背景和复杂的音节对中国故事望而却步,主动走进这一五彩斑斓的文学空间,并在某种程度上带动海外读者对中国古典和现当代文学的阅读兴趣。
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流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文学创作独特的故事性和深刻的感染力,成为中国网络文学远航出海的底蕴与动力。例如,《天道图书馆》以孔子为原型讲述中国的尊师重道文化,《仙逆》展现主人公胸怀天下的正义精神,《掌欢》着眼传统美食,《画春光》聚焦瓷器文化……中国网络立学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增加了仵品的厚度与深度,向海外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世界。
得益于互联网平台发布特点,逐章连载的更新方式与留言点评功能让网络文学作品更具悬疑性与互动性。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更易系紧一部作品的情感纽带,也更易产生和筛选出优秀作品。随着平台内容生产机制、付费阅读、职业作家体系等模式日益完善,中国网络文学已形成生机勃勃的创作队伍、包罗万象的创作主题和国际化的读者群体,让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海外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喜欢的作品,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作者加入网络文学的创作队伍。《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0月,仅起点国际就已培养约40万名海外网络作家。全球共创,正成为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新趋势。海外原创作者大多结合自身语境和文化特色展开创作,在借鉴中国网文创作方向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风格,进一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基于当代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特点,网络文学创制出一套适用于互联网媒介的文学生产机制,不仅赋能产业发展,也带动了产业升级。目前,网络文学IP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源头,通过影视、动漫、广播剧、短剧、舞台剧等衍生作品,网络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有潜力成为席卷全球的文化现象。比如,由网络小说《从前有座灵剑山》改编而成的同名动画一度在日本多家电视台热播,成为中国动画向动漫发达国家传播的典型案例。从文本出海、IP出海、模式出海到文化出海,网络文学出海之势渐成规模,传播半径不断延伸,覆盖范围持续扩展。与此同时,中国网络文学与中文学习语文适应性测试亦形成良性互动:例如,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为俄罗斯中文爱好者提供了翻译实践路径;中国网络文学在俄罗斯的快速发展又吸引了当地粉丝群体络阅读平台的评论区中,经常能看到读者们热火朝天地讨论:学习中文需要多长时间?我应该学习普通话还是广东话?我不用学会说中文,只想用中文阅读,可能实现吗?
中国网络文学加速扬帆远航,与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密不可分,反映了海外读者渴望了解中国的愿望。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组成部分,网络文学既是世界读懂中国的一扇时代之窗,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座数字桥梁。未来,我们应推动中国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作出更多贡献。
(摘编自赵世锋《受欢迎的中国网络文学》)
材料二:
文学是精神的食粮,滋养我们的灵魂。在网络的加持下,文学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赢得了更多的受众,并以灵动的姿态走向世界。当下,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文化形态,正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新名片。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在俄罗斯大受欢迎,其中的精彩故事和动人情感引人入胜,使俄罗斯读者的阅读没有障碍。
B.网络文学逐章连载的更新方式和留言点评功能有助于提高作品的互动性,从而使作品的情感纽带更紧密,也使优秀作品更易被筛选出来。
C.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源头,网络文学IP已衍生出影视、动漫、广播剧、短剧、舞台剧等多种形态,这有利于推动中国网络文学席卷全球。
D.在当下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时甚至可以说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的国家更能在国际竞争中把握住主动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道图书馆》《画春光》等中国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在海外流行,全都是因为作品中蕴含着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B.目前越来越多的海外作家加入了网络文学的创作队伍,他们能根据自身语境和文化特色展开完全不同于国内网文的全新创作。
C.文化自信、强国叙事正在成为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的新趋势,这与文化竞争要求讲好自己的故事、实现和谐共处的目标是一致的。
D.中国网络文学IP多种形态“融合出海”,是网络时代文学多元化的具体体现,也是解除传统文化交往活动诸多限制的最好方法。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2023年10月12日,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2年度)发布活动在广州举行。《星吸灿烂,幸甚至哉》《一剑独尊》等10部网络小说出圈,荣登“海外传播榜”。
B.2023年起点国际开始将机器翻译十人工校对(MTPE)模式升级为AI翻译模式,这不仅会让中国网文作品从中受益,海外原创网文作品也有了更大的传播空间。
C.《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我用闲书成圣人》等网络小说中频繁出现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引用,这有助于海外读者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与感受东方文化的魅力。
D.中国网络文学仿佛是一个大型的“文化超市”,海外读者可以在《盘龙》中领略上古神话的恢宏想象,也可以通过《大国重工》了解中国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着眼于中国传统美食的作品《掌欢》在海外出版授权,就属于网络文学出海1.0阶段。
B.在出海2.0阶段,海外粉丝翻译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如俄罗斯中文爱好者的翻译实践。
C.起点国际培养大量海外网络作家,上线海外原创内容,这与网文出海3.0阶段相符合。
D.由网络小说《从前有座灵剑山》改编的动画在日本热播,代表着出海4.0阶段的到来。
5.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强势出海,班级将举办“中国网络文学推介会”,你准备就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重要意义发言,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列出发言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嘉鱼①马伯庸
船灶呼呼地冒着火光,灶上搁着一尊盛满水的三足铜鬲,蒸汽向上翻涌着,把鬲上架着的一具陶笼罩在云雾之中。唐蒙和黄同并肩蹲下,死死盯着不断被蒸汽掀动的盖子。
守在灶前的两人偶尔会对视一眼,眼神里尽是恼怒。之前他们俩刚一进厨时,气氛还算和谐。黄同建议说七月嘉鱼不够肥,煎之不美,不如清蒸,唐蒙从善如流。可一到杀鱼的环节,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