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7 16:19: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610字。

  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黄土作为决定农耕文化的关键要素,其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黄土高原上的黄土,虽然它是一种弱度或没有土层分化的新成土,但它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原因是它的“自我加肥”的作用。黄土地的深度特征较强,且土质均匀。由于土层是经过无数年代的累积而成,腐烂的植物残体变成肥料,雨后通过毛细管的作用,不断把土壤层中的各种矿物质吸到地面。在北方辽阔的黄土带,几千年来,农作物几乎不靠人工施肥都可以年复一年地种植。在这类土壤之上,稠密的人口往往继续生长到它强大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
  事物时常存在两面性。黄土的质地疏松,极容易形成水土流失,特别是大陆型气候特点下的东亚季风气候,下雨集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其不均匀,经过开垦的土壤很容易被雨水冲刷,造成生态问题。正是这个问题,才引起了人们对自然环境问题的担忧,促成了和谐共生理念的产生,特别是当人口快速增长之后。
  黄土支撑了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前期,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战乱,大量的人口开始向江南转移,为南方带来了人口、财力与技术,将南方过往的沮洳之地开发为富足之区。到了隋唐时期,经济中心开始南移,至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已开始显现,南方水田农业开始担起支撑人口增长的重任。
  随着人口持续增加,平原地带的土地已不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向山地、沼泽等要地。为了有效地改造和利用这些原本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智慧的中国人民发明了圩田、垛田和梯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如依山势而建的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创举。山巅有涵养水分的森林,山中有采光充分、自流灌溉的梯田,山下有潺潺流动的小溪。“森林一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构成了一种完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空间。
  (摘编自徐旺生等《中华和谐农耕文化的起源、特征及其表征演进》)
  材料二:
  哈尼梯田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系分界处、云南南部的哀牢山--红河区域,那里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当地哈尼族、彝族等山地民族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特征,建立了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复合稻作系统。据推断,哈尼梯田的开垦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代,至今已有约1400年。
  从生命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在哈尼梯田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山、水、林、田、湖、草”一个都不缺,如同一部写在大山上的教科书。以往对红河哈尼梯田的解读主要是“森林一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但我们认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更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地理环境来看,北方黄土带人口稠密,黄土的“自我加肥”性能是关键要素。
  B.南方农业文明的兴起离不开人口转移;山地梯田等的开发与人口增长密切相关。
  C.哈尼人的生活方式经历了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梯田耕作的发展发挥了“命脉”般的
  作用。
  D.哈尼山降水量丰沛、地势陡长,梯田开垦裸露土地,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黄土土质既适合农业发展,又容易造成生态问题;黄土带生态问题突出,又促成和谐
  共生理念的产生,这些恰是“事物存在两面性”的有力例证。
  B.“如同一部写在大山上的教科书”,作者以生动贴切的比喻充分肯定了哈尼梯田所处
  的生态系统体现出古人的劳动智慧。
  C.哈尼先民开启山地稻作的转变,客观上是因为红河谷地的平坝土地资源紧张,主观上
  是因为自身难以适应红河河谷的气候。
  D.哈尼梯田属于复合稻作系统,是山地水田的代表,与坡耕地相比,保水保土的能力更
  强,是人们改造利用自然的伟大创举。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和谐共生理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思想家主张优先发展农业;很多王侯实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兴修水利的政策。
  B.《孟子•梁惠王上》主张“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鱼鳖不可胜食”
  “林木不可胜用”。
  C.汉代,出现了“人工肥力观”,认为对肥沃土壤只用不养,就会沦为贫瘠之地,故提
  倡“用养结合”。
  D.宋太祖建隆二年二月下诏:“属阳春在候,品汇咸亨,鸟兽虫鱼,俾各安于物性,置
  栗罗网,宜不出于国门,庶无胎卵之伤,用助阴阳之气。”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该图无法完全诠释“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关系。
  B.从地理尺度来说,①处形成降雨的水汽有的来自④处。
  C.③处初始阶段,南方水田农业已支撑起人口增长重任。
  D.在自然气候上,④处或比②处更为干热、降水更少。
  5.全国两会上,某位代表提出要更加重视对哈尼梯田文化的宣传与保护。这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哀 伤  [俄]契诃夫
  旋匠①格里戈里•彼得罗夫,这个当年在加尔钦乡里早已出名的出色手艺人,同时又是早已出名的最没出息的农民,此刻正赶着一辆雪橇把他生病的老伴送到地方自治局
  医院去。
  这段路有三十来俄里,道路糟透了,连官府的邮差都很难对付,而旋匠格里戈里则又是个大懒汉。迎面刮着刺骨的寒风。空中,不管你朝哪方看,到处都是密密层层飞旋着的大雪。雪大到叫你分不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地上刮起来的。除了茫茫大雪,看不到田野、电线杆和树林。每当强劲的寒风袭来,弄得格里戈里都看不见眼前的车轭。那匹瘦弱的老马一步一步吃劲地拖拉着雪橇。它的全部精力全耗在从深雪里拔出腿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