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670字。
绝密★启用前【2024年2月26日9:30-12:00】
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2024.02.26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中国画在全世界的艺术中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与沉淀,集思维模式、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于一身。而它最为鲜明的体现就是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和生命,是它区别于所有其他画种的重要形式,笔墨具有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和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脱离了笔墨,任何堂皇恢宏的表现,任何华丽绝妙的色彩,都不能被定义在中国画的范畴之中,只能将其作为“综合艺术”等来看待。
笔墨是中国画的主体精神,五色俱全形神兼备,线条丰富墨蕴机巧,它是包容的、开阔的、创新的。千百年中,它并不放弃创新,而是形成了江潮汹涌、百舸争流、万千风格的生态。近百年来,出现了黄宾虹的焦墨法、林风眠的西画法、张大千的泼彩法、刘国松的揉纸肌理处理法、周韶华的拷贝纸收缩法、崔振宽的浑融墨法等。这些艺术家们的大胆尝试创新,丰富了中国画笔墨的内涵,其价值也逐渐地被人认识、认同,这些中国画的艺术家完成了对中国画创造性的转换,成为中国画发展的重要链条。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已经从原有传统的单一形式发展成多元并存的繁荣格局,并逐渐进入跨文化的视野,影响着世界的艺术创作,在形式、范式、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为世界提供独特的文化创造与中国经验。
将中国画融入世界,摆脱中国画原有的笔墨语言乃至场所环境的限定,甚至将综合材料、观念艺术、数字与新媒体技术等都注入中国画,这能不能成为可能?其实这些实践已经成了现实,成了当代青年艺术家创作的一部分,甚至有些年轻人离开电脑就不能创作。那它还是原来意义上的中国画吗?它保留了中国画原有的形式吗?我认为它们不是中国画。它们的确保留了中国画的某些技巧及笔墨语言,但脱离了笔墨纸砚的具体实践情境,脱离了中国画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我们可以称之为电脑创作、虚拟创作、实验艺术,但绝不能认同其为中国画。
我们尊重艺术家们的创作自由,无论使用任何材质,只要能创作出令我们感动的作品,我们都会报以掌声。也正如张仃先生所说:“不想再用中国毛笔,甚至完全不用笔,都是画家的自由选择。不用毛笔弄出来的画当然会有自己的特点,也会产生一些奇异的效果,但肯定不是中国画,因为无从识别。”
(节选自吴川淮《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
文本二: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逐渐,舍本逐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
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为求表达视觉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发展,中国画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模式、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并始终在世界艺术中保持着独立性。
B. 当代中国的青年艺术家喜欢利用电脑进行创作,完全摆脱笔墨语言乃至场所限定,将数字新媒体技术等注入了中国画。
C. 评论中国画必然会涉及笔墨,然而许多评论者往往孤立地评价笔墨,仅仅根据笔墨的优劣来评判绘画作品的好坏。
D. 屋漏痕线条具有苍劲坚挺的特点,它是画家用笔时缓慢行进、遇到阻力而产生的,这种线条用来表现老梅干枝是很合适的。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凡被定义为“中国画”的范畴的作品,必然以笔墨为语言,任何表现和色彩,都要用笔墨的方式呈现出来。
B. 当代中国画已经进入跨文化视野,给世界提供独特的中国经验,在形式、范式、语言等方面深度影响世界艺术创作。
C. 并不是保留了中国画的技巧及笔墨语言的画作都能称之为中国画,它还需要笔墨纸砚的具体实践情境及其他基本条件。
D. 吴冠中运用威尼斯画家味洛内则的例子,表明色彩效果诞生于色与色的相互作用,价值源于手法运用中的整体效益。
3.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石涛《画语录》)
B. 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 (韩拙《山水纯全集》)
C. 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英。(笪重光《画筌》)
D. 使墨之从笔,如云涛之从风,斯无施不可矣。(刘熙载《艺概》)
4. 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笔墨”与“中国画”的关系。
5. 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该如何创新?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完全摆脱笔墨语言乃至场所限定”错,原文为“它们的确保留了中国画的某些技巧及笔墨语言,但脱离了笔墨纸砚的具体实践情境,脱离了中国画所需要的基本条件”,选项说法绝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下
铁凝
项珠珠从省会调至老于的城市,做了副市长。
老于老婆说,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老于说是。老于女儿说,中学还是大学?老于说,中学,同班。女儿说,都说中学同学比大学同学亲。老于老婆就说,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女儿说,她不是你的中学同学么。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女儿有数学天赋,前不久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