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下名校期中考试诗歌鉴赏精选(一)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15 20:54: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300字。

  高二下名校期中考试诗歌鉴赏精选(一)
  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夜归[宋]  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①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夜归[唐]  白居易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璁②。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③笙歌散,画戟④门开蜡烛红。
  [注]①筇:代指竹杖。②珑璁:金、玉撞击声。③放:让,使。④画戟:有彩画的戟,唐宋时做官署仪设之用。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诗第三句写村店在昏暗月色的衬托下显得寂静而冷清,但在归客眼中,一种家在咫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B.周诗中的夜行人快至家门时夜已深,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扑面而来。
  C.白诗以细腻沉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归家的情景,通过景物描写,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D.白诗情感饱满,形象生动,意境丰富。中间两联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又切合骑马夜归的主题,移步换景,转换流畅。
  16.这两首诗刻画的夜归者的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C(“细腻沉郁的笔触”错误,应是简洁明快的笔触)
  16.①周诗刻画的夜归者是思家怀乡、急于归家的游子形象。“夜深归客”突出夜归者的思乡心切;“倚筇行”勾画出归客深夜倚杖蹒跚而行的艰难和劳累;“冷磷依萤”烘托出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也反衬出归客不顾一切、急切回家的心境。②白诗刻画的夜归者是欣赏自然美景后从容闲适、怡然自得、内心宁静喜悦的形象。白诗颔联写青山下一片松林,郁郁葱葱;明月当空,洁白的清光映照在十里沙堤之上。景色清新明快,表现了诗人夜归时从容闲适、怡然自得的心境。(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
  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完成15-16题。
  生查子
  宋•杨无咎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深秋时节,愁绪满怀,女主人公蛾眉也无心修饰,兴致阑珊。
  B. “恨与孤鸿远”表示女主人公希望鸿雁能捎上自己的思绪给远方的人。
  C. “翠袖”句写女主人公不仅无心去刻意妆饰打扮自己,甚至对天气变化也不甚觉察。
  D. 诗人以闺中妇人的清冷处境自况,感慨个人身世,表达对君主的怨恨。
  16. 抒写闺怨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这首《生查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