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180字。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墨家一向以“贵义”自许。如《贵义》有言:“万事莫贵于义。”然墨家所论之“义”,其实为“利”。《经上》说“义,利也”。但墨家所说之“利”,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这种天下之公利,又具体表现为人口之众、国家之富、刑政之治等治道现实。
墨家孜孜追求“天下之利”,从动机的角度来看,墨家所述的“兼爱”“天志”“节用”等说法,在根本上还是为了维护民生民利。“兼爱”要求统治者应当像爱利自身、自家、自国那样去爱利他人、他家、他国,尤其是要普遍地爱利天下民众。“天志”则悬设一大公无私、竭诚为民、能赏善罚暴的至高无上之天,以规约君主的言行,使其能实行“兼爱”的义政义事。“节用”则从民生基本所需的衣、食、住、行、葬、乐等角度,规劝统治者应当厉行节约之道,“去无用之费”以实现对民生民利的保全。同时,墨家还为统治者树立了保民、爱民、利民的以大禹为典范的古时圣王形象,作为统治者爱利万民的义政义事之历史经验。而对那些极端戕害民生民利的如桀、纣、幽、厉一般的暴君,墨家又提出了“不非诛”的革命主张,从而保留了以武力来维护民生民利的底线。由此可见,墨家所论的“天下之利”,应当还是以民生民利为主流。
爱民、利民还是墨家最为根本的技术价值观念。在先秦诸家中,墨家一向以重视科技而为中国科技史家所推崇。《法仪》等篇记述了墨子对百工从事生产技术活动的认识。墨子认为,百工从事之法就是“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墨经》诸篇更是记载了诸多关于科学方面的朴素认识,论述了当时制造和使用器械以便利民生实践的工作原理。但墨家对技术活动的认识与实践是为了便利民生。《公输》所载的公输削鹊之故事,正体现了墨家这种以爱民、利民为本的技术价值观念。墨家极为贬低那种为了单纯展示技术之“巧”而从事的技术创制活动,转而强调技术之“巧”的根本就在于其能“利于人”。在墨家看来,哪怕再为精巧的技术,如若不能利于人,也都是“拙”。《墨子》中的城守诸篇所记载的守城之术,也都是对其“兼爱”“非攻”主张的实行,故而也是本之于爱民、利民的价值立场而来。简要言之,墨家技术哲学的核心也在于其强调技术应当秉持爱民、利民的价值立场。
墨家在立论时极为重视理性的思维方法。在墨家看来,治国理政、言辞谈辩与百工从事一样,都有其相应的方法准则。“三表法”是墨家最先提出的一个用以判断言辞是非标准的方法。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和“国家人民之利”,以其经验主义和实用理性的立场,构成了墨家在立论时所惯常使用的基本论证结构。然而,“三表法”的提出与使用,只是墨家对如何论述自身主张的一种思想结构自觉。而在此思想结构之下,“三表法”还贯穿着墨家对“明故”“察类”的理性思维追求。
墨家在向别家释疑自家所持的学说主张时,常将“未察吾言之类”“不明吾言之故"作为解释的标志性语句。其中,“类”主要表现为一种区分开不同类型的事物,或可取与不可取的道义言辞的界定方式。尽管墨家所论之“类"不能简单比附为逻辑学所论的划分概念种属关系意义上的“类”,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家主张要关注人口之众、国家之富、刑政之治等治道现实的天下公利,而不能追求私利。
B.墨家重视探究事物出现的原因,并将“故”区分为充要条件的“大故”与必要条件的“小故”。
C.墨家认为,只要遵循“异类不比”的基本思维原则,就能正确地分析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D.明故、察类的理性思维追求贯穿于墨家哲学的全部内容,反映了墨家哲学所秉持的运思模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家“兼爱”的思想要求统治者要维护民生民利,尤其是要普遍地爱利天下民众。
B.墨家为了实现“兼相爱”的社会理想,努力规约君主的行为,使其能实行义政义事。
C.墨家一向以重视科技而受推崇,是因为他们制造和使用器械都以重视实践为目的。
D.为了实现对民生民利的保全,墨家从不同角度规劝统治者厉行节约之道,“去无用之费”。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墨家“爱民、利民”观点的一项是( )
A.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B.不可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C.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D.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4.材料第二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和人间大爱”在墨家思想中体现鲜明。请结合材料说明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无价之宝
肖建国
羊城西门的如意茶庄有两个伙计,一老一少。老的叫黄师傅,负责店里的买卖。少的叫阿康,是个杂工,只是每天皱眉多,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阿康心里知道黄师傅有些能耐,以前老东家在世时很倚重黄师傅,客商来时必让黄师傅烹茶鉴茶。只见他随手舀出一勺茶叶放在壶内加水烹煮,眯着双眼,盯着壶内的水泡,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