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五月限时训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830字。
高三语文限时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新社记者:①
林建超:古代中国围棋长期处于世界巅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围棋,来源和传入具体途径、方式不同,有的从中国直接传入,有的经由其他国家和地方间接传入,但共同根源都在中国。总体分为四个阶段:公元2世纪前后,即东汉、三国时期,围棋开始向古代中国中原以外的民族地区传播;公元5世纪前后,即南北朝时期,围棋开始向周边国家传播;公元16世纪前后,即明清之际,围棋开始向欧洲国家传播;公元20世纪前后,围棋逐步走向世界。
其中,向朝鲜半岛的传播,在围棋传播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围棋由中国向整个东亚地区传播的起点和桥梁。中国史学界和围棋界一般认为,围棋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朝鲜半岛,并由此传至日本。传入日本后,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深化,日本棋艺水平迅速提升。唐朝时期,日本先后派出十九批遣唐使和留学生。其间,围棋不仅是游戏娱乐,更是他们留学和交往的重要内容。据记载,唐玄宗当太子时,就多次召随遣唐使来长安的日本学问僧辨正切磋棋艺。
最初把围棋介绍给欧洲的是三位著名的传教士:意大利的利玛窦、比利时(一说法国)的金尼阁和葡萄牙的曾德昭。他们都来过中国,都是受罗马教廷派遣的耶稣会教士,且都在著述中讲到围棋。《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一卷第八章《关于服饰和其他习惯及奇风异俗》中,就记述了当时中国围棋活动的情况,包括围棋的基本特点、规则和着法等。17世纪,欧洲对围棋的了解基本来自利玛窦的描述。直到1694年,得益于到访伦敦的中国天主教徒沈福宗的帮助,英国东方学家托马斯•海德在其名著《东方游戏》中提供了有关围棋的新资料、新描述。尽管此书关于围棋的表述并不完整甚至有失误,但在围棋史上仍占有重要位置,它比利玛窦的记述为更多人所知,使围棋在欧洲人眼中被视为一项严肃的游戏。
到19世纪,有关围棋的准确信息主要通过被派往中国、日本等国的外交官传至欧洲,且开始出现中日两种同源但不同规则的围棋传播体系。
至此,围棋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古代、近代历程告一段落。后来,在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推动围棋走向世界的进程主要由日本推动,这和日本开展明治维新、脱亚入欧有密切联系。
中新社记者:②
林建超:中国许多地方都在探索传承和弘扬围棋文化,其中衢州市烂柯山被誉为“围棋仙地”。近年来,当地提出打造“世界围棋圣地”目标,建成中国首家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首个国家围棋队地方集训基地,实施了中国首部涉围棋的地方性法规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围棋协会利用中国围棋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和成果,把中国国内开展“非聚集型居家网络围棋运动”的完整模式和成功经验向海外延伸。2020年3月至10月,中国先后举办近20项遍及世界的国际围棋赛事活动,获得世界围棋界好评,产生积极效应,让围棋成为联结世界的特殊“国际公共产品”。
中新社记者:③
林建超:作为中国传统智力博弈项目,围棋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才艺的优秀代表,是文化与竞技的高度统一。
围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善思、精算、多谋的思维特征。围棋行棋和结局变化量的数学结论,在精确与模糊两个方面达到的高深程度,都使其当之无愧地居于思维博弈运动计算水平的巅峰,居于人类脑力计算能力的巅峰。围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追求公正、平等、均衡的价值理念。其改变了最早棋类“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竞智斗巧,代之以公平的行棋方式。棋盘上,每个棋子身份地位是平等的,只有被摆在不同的位置,即参与不同的实践才会体现出不同的价值。
围棋强调把握全局、双方接受、攻守平衡、降低风险等,这与中华民族追求中庸、中和的理念相一致。围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注重集体、整体、全局的道德特征。围棋强调子力作用的整体性。对弈中投放的每一枚棋子,都是布下的一个能量要素,只有有机组合、聚合成形,才能生成和释放出巨大能量。中华文化历来重视整体利益,围棋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中新社记者:④
林建超:围棋能够成为“世界语言”,可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看。
从历史看,以欧洲为例,其接触围棋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在此期间,欧洲人从开始不知围棋为何物,到了解围棋、熟悉围棋,热爱围棋、迷恋围棋,乃至学习围棋、研究围棋,并开发出具有超强棋力的人工智能(AI)围棋,率先突破人工智能在围棋上的瓶颈。这让我们觉得,欧洲人接受围棋似乎并不困难,对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母体之中的围棋有天然的亲近性和接受能力,对承载着中华传统哲学思维与智慧的围棋有强烈的痴迷性和研究力度。事实上,研究发现,西方传统的哲学思维和文化观念,与围棋所承载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和文化观念之间有着惊人的相通性、相似性、相近性和相容性。
从现实看,围棋不仅具有原创性,而且具有再创性;不仅体现本原性,而且体现多样性。比如,在人工智能时代,围棋智慧形态发生巨大变革。智能围棋在竞技水平上已远超人类,形成新的技术体系,成为围棋智慧最新的承载和实现形式。但智能围棋并未改变围棋的本质和主体,围棋实践的主体仍然是人,围棋实践的本质仍然是人与人的思维博弈活动。新时代智能围棋与人类围棋的交集,正在并将继续深化、融合发展。
(摘编自中新网《林建超:中国围棋为何能成为一门“世界语言”》)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围棋始终处于世界巅峰,世界各地的围棋,都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地传入。
B. 古代围棋向朝鲜半岛 传播之所以有开创意义,是因为这是围棋向世界传播的起点。
C. 围棋在古代中国仅被当成一种娱乐游戏,而到了欧洲却被赋予了严肃性。
D.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中国在围棋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下列对材料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日本派出遣唐使学习围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围棋曾经是中日交流的重要内容。
B. 举托马斯•海德《东方游戏》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欧洲当时关于围棋的资料不完整。
C. 举最早棋类“掷彩行棋”的例子,是为了和围棋对比,强调围棋的公正平等的特点。
D. 举欧洲人开发人工智能围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欧洲人对围棋有接受力和创新力。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围棋追求中庸、中和”观点的一项是( )
A. 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班固
B.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王安石
C. 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纪晓岚
D.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
4. 本文是一篇新闻访谈,下列选项记者的提问内容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①不同时期,中国围棋对世界各地围棋产生怎样的影响?
B. ②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围棋文化?
C. ③围棋可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哪些特点?
D. ④我想请您分析一下围棋 何能成为一门“世界语言”?
5. 学校辩论社开展主题为“chatGPT取代人类围棋”的辩论赛,作为反方代表,请结合文本简要陈述你的理由。
【解析】
【导语】这篇新闻访谈详细介绍了围棋从中国传播到世界的历史进程,强调了围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路径和影响。文章通过具体实例,如日本遣唐使学习围棋、欧洲传教士介绍围棋等,展示了围棋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围棋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突出了围棋作为“世界语言”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整体内容丰富,论证有力,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中国围棋始终处于世界巅峰”错误,“始终”过于绝对,原文为“古代中国围棋长期处于世界巅峰”;
B.“是因为这是围棋向世界传播的起点”错误,原文为“是围棋由中国向整个东亚地区传播的起点和桥梁”,选项张冠李戴,扩大了范围;
C.“仅被当成一种娱乐游戏”错误,原文相关内容有“唐朝时期,日本先后派出十九批遣唐使和留学生。其间,围棋不仅是游戏娱乐,更是他们留学和交往的重要内容”“围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善思、精算、多谋的思维特征。围棋行棋和结局变化量的数学结论,在精确与模糊两个方面达到的高深程度,都使其当之无愧地居于思维博弈运动计算水平的巅峰,居于人类脑力计算能力的巅峰”,可见围棋不仅能娱乐,而且有很多其他作用,选项表述绝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思乡忽从秋风起
王剑冰
《世说新语•识鉴》记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莱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有人认为张翰辞官是逃避政治险恶,是早就预见好的,这未免就高看这个才子了,他的身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