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名校学术联盟高三5月考前冲刺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3 10:21: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000字。

  名校学术联盟•考前冲刺•精品预测卷
  语文(二)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山水画中的“小亭”,经常坐落于山林幽静之处,正是为画中人与观者观看山水景象设置了一种绝佳的视点与观景平台,它不仅成为士人、画家视点的最佳载体,还丰富了画面的“看”之体验。
  从山水画中“亭”与周围的空间结构和画面位置来看,画家们在“亭”和观者视点的关系上作出了许多调整,开始思考亭与自然的关系。如在隋唐时期的山水画中,“亭”作为一种华丽的宫观建筑显立其中,强调了一种以人物身份为中心的体验。“宫观”建筑不但占据画面的中央,而且周围的景象均是围着“屋亭”依次排开,形成严密方阵,宫观作为主体,山水则在其后。宫观建筑的层层围合感,会使人的视野受限。而登亭的人,往往是一种权贵身份的象征,对于是否赏景在此也显得并不重要。但自五代开始,山水画中的“亭”多为一种“草堂”或“空亭”的形象,它们或建在画面高处,或隐匿在山林里,位置有高有低,与自然交互错落,与周围山水景象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天然互动的和谐关系。北宋燕肃《春山图》中的草亭就建在水边,圆盖茅草铺顶,草亭与小桥相连,亭内坐有一文士,是一种特殊的水边亭榭,体现了士人贴近生活的悠闲情趣。而建在高处的山亭,则给人一种孤高冷世的野逸精神,如龚贤画中的亭子大多如此。画家利用“亭”制造出不同的观看体验和审美情趣,而那来此亭休憩入驻的人,更寻求的是一种登高望远的看之体验,以此寻求最佳的视点。
  所以,画家对屋亭位置的摆放和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影响着观者的观看感受。山水画中的“亭”和古代建筑学中的设计思想相通,因为山中的屋亭与外界相连且没有边界,只有通过移动与转换的视点才能感受周围景象的变化,因此,屋亭的位置摆放显得极为讲究。五代以后的山水画中的屋亭就常体现了中国古代聚落的非对称的空间对景构图,山水画中的屋亭并非宫观建筑的正中对称,而是坐落在画中偏右或偏左的位置,这样能够使亭与周围的景象产生一种丰富的层次感,站在亭内向外看也更容易产生深远的视觉效果。在这些画面中,从前景坡岸到屋亭,再从屋亭到后景远山,它们之间相连的轴线有一个严密的转折,这种转折不仅增加了画面构图的趣味性,而且丰富了画面的中间层次,使亭中人在眺望时较易产生深远之感。
  清代画家汤贻汾绘有一幅《爱园图》,在这幅图中,画家就注意到了“亭”在画面中制造视觉效果的重要作用。“爱园”,位于南京城西北角的鸡笼山下,早年为王均之的集园,因取陶渊明“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之意,所以将园名改为“爱园”画面中最高的建筑为鸡鸣寺,偏左的山峰为鸡笼山,在石桥的右侧便是爱园,园西的长廊处由南至北串起了三座亭阁。从亭阁到石桥再到鸡笼山,轴线呈90度的垂直状,为典型的非对称空间构图。坐在亭内可以欣赏园内的水池、池北的亭廊以及远处的高山佛塔,眺望园外的大好河山。可以说,园中的亭子和周围的景趣构成了一个最佳视点的互动。汤贻汾不仅对画面中亭台楼池的位置和视觉角度有严格经营,在真实建造时也曾提供了不少策略。从这个角度来说,画家也参与了工程建造,山中或园中之亭正借助画家的眼睛为观者开辟一处绝佳的视角。曹秉仁说园内“凡一亭一池,一树一木,得公之题咏位置者,花鸟皆性灵,烟云皆笔墨也”。画家巧妙地利用了这一视点达到了观者“看”景的满足,亭子给观者提供了最佳的看景平台。
  另外,在一些传统古诗中,对于“亭”的描绘大多也是从诗人登临时的视角进行的。如苏东坡在(涵虚亭》中就曾道出“坐观万景得天全”的感慨。当画家将这些诗意转化为画面时,诗中的亭便成为观者在视觉上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观者在欣赏画作时,仿佛能够置身于这画里的亭子之中,通过画家的视角来观赏山水,体验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摘编自王天乐《山中圣境: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亭”的空间叙事》)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隋唐时,山水画中登亭人常常是权贵人士;自五代以后,随着画中亭子形象的变化,亭内人地位也随之逐渐降低。
  B. 在中国古代建筑学中,“亭”的设计思想与山水画中的表现方式完全吻合,都体现了非对称的空间构图原则。
  C. 汤贻汾在绘制《爱园图》时,依据爱园的实际布局来构思画面中的亭台楼阁,确保画面与现实园林完美对应。
  D. 在一些受传统古诗所启发的画作中,画中亭是诗中亭在视觉艺术上的延伸和再现,丰富了观者的视觉体验。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亭”常常作为观者与自然交互的媒介,其位置的摆放对于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至关重要。
  B. 从隋唐到五代,山水画中“亭”的形象从华丽的宫观建筑转变为朴素的草堂或空亭,这反映了画家审美观念的变化。
  C. 画家在创作山水画时,会借助“亭”来制造特殊 观看体验,使观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游历山水,满足其观景的想象。
  D. 古诗中对“亭” 描绘多从诗人远观的视角进行,因此,在古代诗歌中,“亭”被视为一种静态的景观元素。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一位画家在山水画中将“亭”画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借以突显其作为画面的主体和焦点。
  B. 某山水画中的“亭”被画得极为精致细腻,展现了画家对建筑细节的精细观察和其独特的审美。
  C. 画家在山水画中将“亭”隐于山林之间,使其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和谐互动的关系。
  D. 一位建筑师指出,山水画中的“亭”不仅是画面元素,也为实景建筑的构思提供灵感和参考。
  4. 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以“古亭新韵”为主题的公园,在公园的设计中,“亭”是重要元素。根据材料,以下四种方案中最能营造出和谐而富有层次感的视觉效果的一项是(   )
  A. 将亭子放置在这座公园的中央位置,使之作为视觉焦点,周围景观都围绕亭子展开。
  B. 将亭子放置在公园的一角,作为一处静谧的休息点,与周围的环境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C. 在公园的主要轴线上布置几处亭子,形成一条景观走廊,与园内的风景或建筑相呼应。
  D. 将亭子建在高地或山腰上,作为俯瞰整个公园的观景点,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形成对比。
  5.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R)日益成熟,使得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虚拟场景。某艺术机构欲利用VR技术,结合中国山水画中的“亭”元素,打造“山水画中游”的体验。假如你是策划人,你将如何运用“亭”在画中的位置和空间关系,提升用户的VR沉浸感?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随着画中亭子形象的变化,亭内人地位也随之逐渐降低”错,由第三段“五代以后的山水画中的屋亭……站在亭内向外看也更容易产生深远的视觉效果”,第四段“清代画家汤贻汾绘有一幅《爱园图》……坐在亭内可以欣赏……”,可知原文主要描述了亭子在山水画中的形象变化,以及在不同时期亭子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空间关系,但并没有直接提及这种形象变化与亭内人地位变化之间的关系。
  B.“‘亭’的设计思想与山水画中的表现方式完全吻合”错,根据第三段为“山水画中的‘亭’和古代建筑学中的设计思想相通”,可知“思想相通”并不能说它们“完全吻合”;“都体现了非对称的空间构图原则”错,由第四段“清代画家汤贻汾绘有一幅《爱园图》……为典型的非对称空间构图”可知,“都体现”扩大了范围。
  C.“确保画面与现实园林完美对应”错,由第四段“汤贻汾不仅对画面中亭台楼池的位置和视觉角度有严格经营,在真实建造时也曾提供了不少策略”,可知并没有明确指出画面中的细节都与现实园林“完美对应”,只是强调了画家对画面构图和视角的精心设计以及在真实建造时提供了一些策略。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字塔的启示
  韩北屏
  二月,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到开罗郊外走访金字塔,探寻远古的秘密。
  我去游览金字塔,已经不止一次了。以前去的时候,都是在白天。那时,我从热闹的市区出来,穿过郊区马路,向着太阳落下的方向走去,马路尽头,一个急转弯,眼前就出现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