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3 20:35: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310字。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越来越清晰地体会到,科技是有温度的,当它融入人性和理想时,就成了推动人类前进的温暖之力。
  科幻小说是由科技进步催生的文学体裁。科技中的科学由科学家所代表,而代表技术的则是工程师。其实工程师的历史远长于科学家,在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工程师早已存在,那时的工程师们已经在用智慧和经验建造着人类文明的宏伟工程。在现代和未来,科学通过工程师转化为技术进而改变世界。
  《宇宙工程师之歌》这本选集中的工程师科幻小说并非指由工程师创作的科幻小说,而是指具有工程师思维方式的科幻小说,这种思维方式与科学家有共通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作为一名曾经在工业领域工作多年的工科毕业生,我认识许多工程师。他们有些指挥千军万马建设着庞大的工程项目,那些现代化大工程充满着科幻色彩,但这些工程师本人却都是极其严谨、务实的,兢兢业业地设计和垒砌着宏伟工程的一砖一瓦。这也是工程师科幻小说的特征,它们具有明显的建构性。同样是创造想象世界,相比于用想象力的大笔迅速构建一个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它们更倾向于用科技和理性的一砖一瓦去建设,坚实地放好下面的一块砖后,再去放上面那一块。这样的叙事看上去缺乏幻想的空灵和跳跃,但其实需要更为强健和犀利的想象力。这样的想象世界,更具有真实的质感,像另一个平行世界中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现实和历史。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阿瑟•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作品中用严谨的想象构建出来的那艘外星飞船,宏伟壮观,但每一个细节都具有似可触摸的真实感。
  工程师科幻小说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对科学技术的认同和尊重。在这类科幻小说中,科技内容含量很高,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以及理想世界的建立,都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工程师的出现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对他们而言,在问题和灾难面前的悲观和哀叹没有任何意义。在面对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面对灾难时,工程师科幻小说不是沉湎于描述黑暗和绝望,而是充满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其中的人物都在努力奋斗,为文明创造机会,为人类开辟一条新路。
  众所周知,工业革命之后才诞生了科幻小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依靠基层工程师的实践经验开展的,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程师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这次以钢铁工业和电气技术为主导的工业革命中,工程师科幻小说的开创者儒勒•凡尔纳闪耀登场。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展现了大量宏伟壮观的工程奇观,《海底两万里》《机器岛》《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这些科幻史上的耀眼经典,首次以展现宏大工程想象为科幻叙事内核,对之后世界各国的科幻小说创作产生巨大影响。
  工程师科幻小说的创作巅峰,应该属于20世纪30—70年代这一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工程师视角的科幻杰作。
  在中国科幻文学的历史上,工程师科幻小说也曾大量涌现,形成了20世纪中国科幻的一个重要类型。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们的想象大多以当时已有的技术为基础,技术构思十分巧妙,技术描写十分精确,无论与历史上还是与同时代的作品都不相同。但这些作品少有人文主题,人物简单,叙事技巧即使在当时也是单纯的,同时题材太小,缺乏震撼力,给人以小品的感觉。
  现在,我们编选了《宇宙工程师之歌》这本科幻小说选集,目的就是展现成熟形态的中国工程师科幻小说。选集中的原创作品,都非常注重艺术感染力,题材相对宏大,气势恢宏,读来令人震撼,有的完全可以拍成科幻大片,绝非科幻小品可比。科技的进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人类的幸福和发展才是工程师和科幻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翻开《宇宙工程师之歌》,你能看到每个故事中都有一项气吞山河、宏伟壮丽的工程。阅读这些故事之后,你能明白,工程师不仅是伟大的建设者,更是宇宙中的吟游诗人,他们以钢铁和电路编织梦想,用非凡的才能演奏与星辰对话的乐章;他们以精确的计算表达对宇宙的敬畏,以工程的艺术诠释对人类的热爱。在这些大气磅礴的科幻故事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我们将如何通过工程和科技,与宇宙对话,重新认识自己。
  (摘编自刘慈欣《在科幻中感受科技的温度》,《人民日报》2024年1月)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技是有温度的,它又融入人性和理想,因而成了推动人类前进的温暖之力。
  B.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代和未来,科学一直在通过工程师转化为技术进而改变世界。
  C. 工程师科幻小说的科技内容含量很高,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和理想世界的建立。
  D. 科技的进步不仅是目的而且是手段,而人类的幸福发展才是这些作家的最终追求。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技进步催生了科幻小说这种体裁,但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作用也不可忽略。
  B. 工程师科幻小说的叙事看上去缺乏幻想的空灵和跳跃,但需要更为强健和犀利的想象力。
  C. 在《与拉玛相会》中,作者构建出来的外星飞船的每一个细节都具有似可触摸的真实感。
  D. 作者心中的工程师多才多艺,他们能编织梦想,又能演奏音乐,还能表达对宇宙的敬畏。
  3. 下列选项中的作品均是凡尔纳的作品,其中不能支撑文章第六段中“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展现了大量宏伟壮观的工程奇观”的论述的一项是(   )
  A. 《太阳系历险记》中作者用大量篇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彗星、木星、土星等天体的特征,歌颂了人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操,也鞭笞了个别人的自私行为。
  B. 《测量子午线》叙述了由英俄两国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为了测量出根本不可能测到的子午线的准确长度,来到了当时很少了解的、神秘的非洲大陆的故事,体现了科学家的勇敢。
  C. 《气球上的星期五》讲述了英国旅行家弗格森教授计划用气球横跨非洲来创造航空界的历史的故事,为了让他的创举有意义,他计划去非洲西部一些地图上未标明的区域。
  D. 《征服者罗比尔》叙述的是主人公罗比尔,为了实现飞天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合作,发明了一种飞行器的故事,这个飞行器被后人认为就是我们今天直升飞机的雏形。
  4.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活中的工程师大都是极其严谨务实、兢兢业业的,这些优点促使他们创作的科幻小说具有明显的建构性。
  B. 工程师科幻小说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其中的人物都在努力奋斗,为文明创造机会,为人类开辟新路。
  C. 阅读过《宇宙工程师之歌》后,读者们能够深深明白,社会上的工程师们不仅仅是建设者,更是吟游诗人。
  D. 科幻故事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刻的问题:人类能通过让工程和科技,与宇宙对话的方式,重新认识自己。
  5. 任何一种崭新的文学体裁的诞生都是在旧文学体裁上的创新。那么,中西工程师科幻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哪些积极的意义?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逻辑不当,“融入人性和理想”与“人类前进的温暖之力”是条件关系;
  B.以偏概全,原文说“通过工程师转化为技术进而改变世界”只是在“现在和未来”,而过去用的则是“智慧和经验”;
  D.逻辑关系错误,“科技的进步不仅仅是目的,而且是手段”表述错误,原文是“不是……而是……”,不是“不仅仅是……而且是……”。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会记住许多事
  刘亮程
  如果我们忘了在这地方生活了多少年,只要锯开一棵树(院墙角上或房后面那几棵都行),数数上面的圈就大致清楚了。
  树会记住许多事。
  其它东西也记事,却不可靠。譬如路,会丢掉(埋掉)人的脚印,会分叉,把人引向歧途。人本身又会遗忘许多人和事。当人真的遗忘了那些人和事,人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