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青桐鸣2025届高三十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790字。
河南省青桐鸣2025届高三十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城市走红出圈主要体现在文旅融合的魅力上,但迎接考验的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治理能力。“网红城市”往往对应的是消费者的“打卡”,这是典型的符号消费。但对于城市来说,以高质量的产业和服务,吸引消费者沉浸式体验,远比拍摄几张美照、几段点赞量高的短视频,更能让人产生长久的城市认同。也就是说,在城市形象建设中需要科学处理“虚实”业态的关系,将虚拟空间造景和实体空间造境有机结合,合理配比“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产业和商业服务,并将不同业态都纳入城市形象建设的总体框架,始终将城市的文化品格作为价值追寻,这样才能真正让人“近悦远来”,流连忘返。
把宜居宜业宜游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城市发展的持续追求,这是“网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追求。为此,一方面,要推动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持续涌现,以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在空间布局上,要持续深化文旅多空间功能协同,将文旅融合的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设施配套、产业转型中,保障城市发展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还要确保城市规划实施的连续性,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顺畅、便捷、安全、舒适的公共服务和旅居体验。另一方面“网红城市”拥有的不仅仅是特色符号,还有文化元素与城市底蕴。如果一个城市的灵魂,即城市的文化与精神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网红城市”热度必将难以维持。为此,应持续深化“以文化人”来提升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打造具有独特魅力与活力的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的现代文明、厚重底蕴和鲜活亲和力,赢得新消费群体的持续青睐。
以人为本是各项城市建设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只有在城市形象打造中充分考虑民生,才能真正让城市形象的“面子”找到与之相配的“里子”,才能让“流量”变“留量”。可以说,城市形象要以常住居民和外来游客的生活需求和文化认知为基础,避免大而全的、空洞的形象工程,要尊重老百姓对地域历史文化、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品格的解读,为人民的“地方感”找到真切和可持续营造的实体空间依托和具象符号表达。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梳理城市的人文地理禀赋,找到这座城市“文脉”中的“第一”或“唯一”,在此基础上打造旅游目的地组合及文旅产品体系,形成较为成熟的文旅主题品牌和新的营销格局。
(摘编自秦国伟《如何让网红城市红得更持久》)
材料二:
哈尔滨——从产品上新到服务升级
2023 年冬天,哈尔滨冰雪旅游十分火热;2024 年暑期,哈尔滨的文旅热潮是否持续?
统计数据显示:署运首月,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26 万人次,比2023 年同期增长11.4%,创历史新高。
除了凉爽的微风、充满历史风情的建筑和特色小吃,2024年哈尔滨还上新了多个暑期旅游产品。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有了生态露营区,冰雪大世界里有了酷暑也能赏冰雪的超大型室内冰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红城市”如果只能吸引消费者“打卡”,无法以高质量产业和服务吸引消费者沉浸式体验,则很难保持长红。
B.城市的文化和精神是其灵魂,如果一座城市没有将自己的灵魂真正展现出来,就无法赢得新消费群体的青睐。
C.城市“文脉”中的“第一”或“唯一”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在城市的人文地理禀赋中,可以通过梳理将其发掘出来。
D.2024年暑期哈尔滨的文旅热潮能够持续,不仅因为其气候、建筑等地域特色,还与其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密切相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城市的文化品格作为价值追寻,对城市的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出了要求。
B.持续深化文旅多空间功能协同,势必需要城市多个部门高度配合、共同努力。
C.城市形象打造充分考虑民生、兼顾居民和游客的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D.在银幕看比在洞窟看更清晰,在洞窟看比在银幕看更有历史感,二者各有所长。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能让人产生长久的城市认同”的一项是(3分)
A.成都不断推动增值电信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等开放试点任务加快落地落实,拓展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通道,促进服务业外资招引。
B.被誉为中国葡萄酒工业摇篮的烟台以“2022 烟台国际葡萄酒节”为契机,打出了“让世界微醺”的口号,进而借产业特色为城市气质定调。
C.淄博2015年开始治理露天烧烤,在三年后确定了城镇区边缘选址、无油烟污染、食客自助烤等经营模版。2023 年“淄博烧烤”出圈,迅速在社媒扩散。
D.贵州榕江举办“村超”足球赛事,将体育赛事与村寨文化融合,打造当地文化名片,这一现象级乡村文体活动刺激了榕江县乃至贵州省的体育文旅消费。
4.请简要概括现代科技对敦煌旅游有哪些积极作用。(4分)
5.请结合材料一观点对材料二画线部分哈尔滨的做法进行评论,写出评论提纲。(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云中记(节选)
阿 来
县里来的干部是就是仁钦。他脑袋上缠着绷带,浮肿的脸上满是泥土。他的两只鞋都破了,乌黑的脚趾露在外面,走路一瘸一拐。云中村惊魂未定的乡亲没有人认出他来。他的亲舅舅阿巴也没有认出他来。
到底是县里来的干部,他把一窝蜂扑在废墟上的人员分了组,身体壮的挖掘,其他人传递那些挖掘出来的石头和木料。速度果真加快了一些。先他到达却六神无主的副乡长也镇定下来。几年后,这些事变成玩笑话。当年的副乡长洛伍对仁钦说:你一个县里的毛头副科员,刚参加工作,就敢指挥我堂堂副乡长!
仁钦确实毫不容气地指挥了他。当时副乡长真是乱了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