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160字。
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第一个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是“盖天说”。“盖天说”突破了人们日常观测中形成的天是个半球的生活经验,主张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天离地的距离是8万里,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行的轨道可分为七衡六间,每衡每间的距离,都可以用立竿测影的方法,运用勾股定理和其他数学方法推算出来。天地之间的距离,也是用这种方法推算出来的。“盖天说”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还能够编制历法,满足社会需求。该说构思的七衡六间,可以用来准确预报二十四节气,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由此,该说能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它对日月星辰运行的预测、对二十四节气的预报,能够接受观测实践的检验。因此,“盖天说”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尽管它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事情起源于历法编制。当时太史公司马迁向汉武帝上书,建议修订一部新的历法,叫作《太初历》。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他组织学者制订《太初历》。司马迁组织的修历队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参加者之间观点上出现了分歧,来自四川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间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司马迁等信奉的“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同,这就导致了在修历过程中的争论。双方争论非常激烈,以至于到了不能在一起工作的程度。对此,汉武帝采用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订自己心仪的历法,然后拿出来接受检验,谁的历法更符合实际,就用谁的历法。最后的结果是浑天说者邓平等人制订的历法与实际天象符合得最好,于是就采纳了邓平的历法。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初历》的由来。《太初历》的制订问题画上了句号,但由修订《太初历》所引发的“浑盖之争”却拉开了帷幕。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一直不绝。总的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
“浑盖之争”涉及与宇宙结构问题有关的方方面面。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先是相信“盖天说”,后来在与另一位学者桓谭的争论中,被桓谭说服,转而信奉“浑天说”。他经过细致思考,发现了“盖天说”的诸多破绽,撰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作了批驳。但是“浑天说”也有自己的软肋。“浑天说”主张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内,漂浮水上。这一主张成为“盖天说”批驳的重点,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旧说,天转从地下过。今掘地一丈辄有水,天何得从水中行乎?甚不然也。”
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古人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盖天说”突破了人们认为天是个半球的生活经验,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尽管它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B. 汉武帝对待“浑盖之争”的态度,既表现了他的开明,也证明了他对学术的尊重,与下文写政治不介入学术争论相呼应。
C. “浑天说”虽然也有自己的“软肋”,却一度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认识的主流,因为当时缺乏更加科学的天文学理论。
D. 浑盖双方的激烈争辩产生了深远影响,吸引了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加入对宇宙结构问题的研究,使该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修历队伍出现观点上的分歧,可能是有人在修历过程中,采用“盖天说”的理论解决不了遇到的实际问题。
B. 西汉扬雄《难盖天八事》,从理论到实践,从八个方面,逐一批驳了“盖天说”不尽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的错误之处。
C. “盖天说”和“浑天说”,各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这成为中国天文学史上浑盖旷世之争的根源。
D. 天文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帝王、朝臣和民间人士对它的重视和研究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3. 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浑天说”观点的一项是( )
A. 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
B. 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隤。
C. 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
D. 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
4. 文本指出“盖天说”“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述该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5. “浑盖之争”意义深远,这对当今 科研工作者有何启示? 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吸引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加入”错误。由原文“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一直不绝”可知,浑盖之争一直不绝,但“吸引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加入”于文无据。“使该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错误。由原文“天文学史上的‘浑盖之争’,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可知,浑盖之争的结果是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所以选项因果关系不当。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酒楼上(节选)
鲁迅
我竟不料在这里意外的遇见朋友了,——假如他现在还许我称他为朋友。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阿,——纬甫,是你么?我万想不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阿阿,是你?我也万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