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31 11:00: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0490字。

  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学相关的逻辑推理能力一直是当下大模型的短板。当前用户可以感知到的大模型,是基于海量文本的相关性进行训练分析,从而达到文本生成的人类平均水平。但是,除了文本的分析和生成之外,人类对信息的搜集分析处理中最重要的是推理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认知推理等。
  逻辑推理即根据前提条件给出符合逻辑或潜在逻辑关系的结论,而数学运算是用精确的语言和符号进行纯逻辑的推演。逻辑推理被认为是当前大模型最难攻克的一道关卡。而除了逻辑推理之外,对有限的碎片信息进行不断重组、搜寻以找到信息全貌等,类似于传统侦探推理小说所呈现的“碎片信息拼凑分析”,也在大模型当前的能力范围之外。
  目前,大模型所展现的应用场景主要局限在资料分析、内容生成等领域,而在涉及数字分析、逻辑推演等领域,大模型的想象空间依然有限。很难想象,一个难以判断小数点后数字大小的大模型,能够在工业生产制造、金融计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因此,国内外的大模型企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如何训练大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推理能力”。
  (摘编自王晓凯《分不清9.11和9.9大小,暴露大模型逻辑推理能力短板》)
  材料二:
  人工智能既然是一种技术,自然就会蔓延进入人的生活生产领域。文学艺术生产是人类元状态的精神生产,洞穴中的壁画、结绳记事的环扣都是在为人类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心灵世界做的漫长预热。因此,从很早开始,计算机技术就已经与语言产生了勾连性的尝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前,大模型在逻辑推理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由于这道难以攻克的关卡,大模型在数字分析、逻辑推演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B. 强人工智能可以同人类展开交互式学习,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出一定的潜力,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超级计算机”就是其潜力的体现。
  C. 目前,诗歌AI写作较为蓬勃活跃,是因为诗歌主要依赖于人类已有的数据库,且对其理解和接受往往需要读者的参与和二次创作。
  D. 文儿通过与智能体“霞”的交流释放了多年的内疚,不过AI并不能完全代替人类,它更像是一面镜子,让人学会重新对待自己。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大模型在逻辑推理能力方面实际发展水平有限,相关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如何改进。
  B. 人工智能进行创作早已有迹可循,不过由于文学的特殊性,相关程序的高度普及较为困难。
  C. 材料二表明,AI的创造力来源是人,目前无法完全脱离人的运筹创作出合格的文学作品。
  D. 材料三中的智能体“霞”与文儿的对话本质上也是文学创作,这个过程不需要逻辑推理的参与。
  3.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二中人在人工智能的写作过程中的作用的一项是(   )
  A. 在与人工智能共同创作的《出神状态》中,人工智能写作的文本充满了语法错误,但陈楸帆没有修改这些内容,而是设计了毫无生命的非人形象作为这些文本的叙事者。
  B. 超过110万字的《天命使徒》采用“国内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十人工后期润色”的方式完成,一个勤奋的作家写成如此篇幅的小说需要一年之久,而人工智能仅用一个半月。
  C. 在刘慈欣2003年创作的中篇科幻小说《诗云》中,十一维的技术之神化身李白游历人间,创作了无数诗歌,最终却不得不心悦诚服地喟叹,自己永远无法超越李白。
  D. 人工智能写作是一个无写作意图且极为依靠规则的过程,而人类会运用元认知能力对自己的写作过程进行监控,会对已经写成的部分进行阅读和修改,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4. 材料三标题中“这不是AI,这是爱”的表述非常巧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5.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请根据材料谈谈我国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解析】
  【导语】两篇材料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潜力和局限性。材料一关注大模型在逻辑推理中的短板,强调其在数字分析和逻辑推演中的应用受限。材料二则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中的尝试,指出人类在创作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以及AI写作的独特性与局限性。两篇文章共同揭示了AI在跨学科领域的发展空间与挑战,强调技术发展需不断探索以提升AI在更复杂领域的应用能力。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超级计算机’就是其潜力的体现”错,根据材料二原文“与之进行远距离对应的是,超强人工智能……比如1968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超级计算机,它能够自主判断处境,争取自己的命运,甚至表演出比人类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谋虑诡计”可知,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超级计算机”并不能体现出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上的潜力。
  故选B。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黄沙梁(节选)
  刘亮程
  四、比早晨更早的一个时辰
  ①比早晨更早的一个时辰,残月村边,疏星屋顶,一只未成年的雏鸡,冒失地叫了两声。人迷迷糊糊醒来,穿好裤子,摸一把锨就下地了。
  ②以后的早晨,人再听不到这只雏鸡的鸣叫,它可能从此默默无闻,雄气不振,一辈子在母鸡面前抬不起头。这只没长大的小公鸡,鼓了一嗓子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