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同步练习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上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3 15:39: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790字。

  6.2《五石之瓠》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情景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以云喻游子,写游子漂泊远行,蕴含无尽相思之愁。
  (2)《<老子>四章》中,老子以“            ”为例,论证了正因为“无”,房屋才有功用。之后老子又进一步提炼,之所以“有”方便人利用,是因为“      ”。
  (3)庄子在《五石之瓠》中总结,客与宋人使用同样的药方,结局却不同——客“或以封”,宋人却“        ”。最后,庄子以“             ”一句,指出惠子无法发掘大瓠作用的根源。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以恢复周礼为己任。《论语•颜渊》中颜渊问仁,孔子用“              ”作答,认为人约束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礼,就能达到“                ”的理想境界。
  (2)《大学之道》中,写推究事物原理然后才能获得学问的句子是“                 ”。
  (3)《老子》二十四章中,“                ,                ”是对自我夸耀之人的劝谏。
  (4)《五石之瓠》中,庄子直言惠子不善于发挥事物“大”的功用的句子是“                 ”。
  二、小阅读-课内
  3.下列选项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把礼乐与仁联系起来,认为“仁”是“礼乐”的外在表现,“礼乐”是“仁”的内化和自觉。
  B.《庄子•五石之瓠》中,吴王之客眼光再高,也仅仅是功利的心机,而庄子“浮乎江湖”的想象,则隐含精神的自由,对比中体现出二者境界的高下。
  C.《墨子•兼爱上》中“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作者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用医生看病要先寻到病根与治理好天下要先找出混乱的根源相对比。
  D.《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认为屈原在《离骚》中“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的目的是表现自己追慕古贤,志洁行廉的品德。
  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不龟手之药”,有的人只能世代依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有的人却能用它为官做宰,庄子在《五石之瓠》中用这个故事指出惠子有“拙于用大”的缺点,批评了惠子的“固陋”。
  B.《兼爱》中墨子认为祸患怨恨都由“不相爱”产生,圣人治国首先要找到社会混乱的原因,就像治病要明确病因。墨子由此开出“药方”,即人与人不论等级、血缘关系,应“兼相爱”。
  C.《老人与海》中,主人公一直自言自语,这说明他出海捕鱼所经历的长期孤独与困境使其深感悲苦又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这样写意在表现作者对主人公极大的同情和怜悯。
  D.《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米考伯是大卫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做童工时的房东,因无力偿还账务而身陷囹圄。他爱慕虚荣,乐观,债多不愁,喜欢讲排场,是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