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练习题2
- 资源简介:
约7030字。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
A.《无衣》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在一咏三叹中突显了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昂扬斗志,也在一咏三叹中展现出艺术魅力。
B.《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
C.《将进酒》诗中多用数字表夸张,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
D.《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此词以悼亡为主题,借生与死、故土与异乡、相逢却不识、相对而又无言等内容,写尽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
2.下列对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A.“十年生死两茫茫”,写词人与妻子生死两隔,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转瞬十年了。
B.词人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C.“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表现了词人心情的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也是不能话凄凉的。
D.“夜来幽梦忽还乡”,实写自己当年和妻子共度的甜蜜岁月;“小轩窗,正梳妆”,妻子的情态容貌,就在眼前。
二、名句名篇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雍也》中,探讨了“文”与“质”关系的两句是:“ , 。”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 , ”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相似的句子是:“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 ”。
(2)《将进酒》中“ ”表现了诗人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精神;“ ”表现了诗人豪爽豁达、醉傲尘世的品格。
(3)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里,写梦境中夫妻相见,他们彼此之间“ , ”。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②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梧桐,其根半生半死。
5.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词中诗人眼前的“孤坟”与贺词中的“重过阊门”均为悼亡的缘由。
B.苏轼用“尘满面,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