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31
- 资源简介:
约6570字。
3.1《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别了,“不列颠尼亚”》
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2.下列对课文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别了,不列颠尼亚》就是一则消息,它由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组成。
B.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都是讲爱,但却有着显著的不同。仁爱,是有差别的爱;而兼爱,是无差别的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儒家思想。
C.米考伯先生是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他穷困潦倒,多次得到主人公的帮助,后来人们把这种同情穷苦人、帮助穷苦人的思想称作米考伯主义。
D.“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出自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他的小说语言凝练精当,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思想情感隐而不露却含而不晦,海明威将这一写作方法总结为“冰山理论”。
3.《别了,不列颠尼亚》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4.我们该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意?
5.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中的这段话,思考:应如何理解“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这句话?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身穿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