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700字。
构建“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
□ 226400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缪爱明 013862795798
一、模式构建背景。
1、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对已经具备一定书面表达能力的高中生来说,练作文实际上也就是练思想。写作活动的各个环节——观察、想象、构思、成文无一不是思维沿着一定轨迹的运行。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叶老1984年在《中国教育报》上著文说:“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路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至关重要。”同年,他再次著文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这是当然之理,语文课是教育的一部分,怎么能不顾到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至关重要。”在《集体习作实践记·序》一文中,叶老则更为明确、具体地指出: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语言是出声的思想,思想和语言是合二而一的,因此,练作文实际上也就是练思想。如果把写作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感于物”、“得于心”、“形于文”;那么其中“感于物”、“得于心”是客观事物与主观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融合的动态过程,其间有着看不清、摸不着,充满矛盾的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因而思维能力训练当是写作智能训练的核心。这是作文指导课建立“以思维为训练核心”的理论依据。
2、高中生思维进入急剧发展、变化和成熟的新阶段。由于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心都在迅速地、茁壮地成长。所学课程不仅门类多,而且各门学科的内容也趋于专门化,并接近于科学的体系。学习任务要求他们在学习方法上更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和主动性。他们生活实践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经验进一步丰富,成人感、责任心、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他们在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也提出了接近于成人的更高要求。中学时期出现的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促使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和一般性形象思维不断向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形象思维发展。就作文而言,逐步能够运用推理提出一些创造性的见解,初步表现出运用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抽象度较高的和比较复杂的概念已能进行辩证的闸释,并写出对这类概念的辩证分析的文章;不仅可以对比较复杂的人物性格作出辩证的判断,而且可以由个别到特殊再到一般,对人物性格的普遍意义作出判断;审美情感渐趋成熟,基本上具备了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析能力,再造性形象思维逐渐趋于理性化;更重视事物内在的意义,例如写人,他们已不满足于一般性的外貌描写,而更重视揭示人物性格和心理方面的特点;除了较熟练地运用相似联想外,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也常有运用;能够较好地将情感与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塑造出倾注着主观情感的文学形象。一句话,高中生思维结构基本成熟。这为作文指导课构建“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之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3、训练必须符合学生由易而难的认知规律,建立科学的训练序列。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一个好的教练训练运动员是有严格的训练计划的,计划的安排是很科学的,否则就要影响运动员出成绩。语文训练也应当有并且可以有科学的方法。学习不是循序渐进吗?那么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合乎科学的‘序’,教和学才有所遵循。循着这个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教下去,学下去,才可能有好的效果。”这启发了我们:作文指导课有规可寻,而构建相对统一的指导模式则是有规可寻的具体体现。
二、模式内涵阐述。
“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指的是:指导老师借助于认知规律,通过典型示例导引,使学生在自由发表见解、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得到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训练,形成对有关示例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规律性认识;并以此为操作平台,依据指导老师本堂课呈现的写作题目和要求,自我进行举一反三式构思和练习,教师不再将自己对题意的理解告诉给学生。
“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的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共有六步骤:
第一步:示例导引
一般由指导老师根据开学初制定的作文教学计划,把典型的作文(文章)例子介绍给学生。这里的典型不一定是范例,也可以是误例。例子,首先要有启发性,使大家有话可说;其次才是可比性,使大家能够清楚地看到鲜明的特征。例子可以只是一个,最多不超过三个,并且之间要有层递性,呈现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所举例子要编号,或把题目写于黑板上。
第二步:分析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例子或在课前印发给每一位学生看,或在课上朗读给学生听。在把一篇或几篇文章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