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万岁》同步练习22
- 资源简介:
约10710字。
2.1《长征胜利万岁》同步练习
一、文言小题
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征胜利万岁》是一篇回忆长征胜利情景的回忆录。回忆录是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追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生活。
B.《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记录香港回归的消息。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有短平快的特点。
C.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人们不分贵贱,都要互爱互利,这样社会上就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贵欺贱、以智诈愚的现象。这与孔子强调的“仁者爱人”思想是一致的。
D.《老人与海》体现了冰山理论。海明威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说:“冰山运动之所以宏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2.下列对课文内容及常识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征胜利万岁》作者通过一些具体场面和细节描写,表达了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和激动之情;恰当的议论和抒情又让人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氛围中。
B.《百年孤独》中的乌尔苏拉是布恩迪亚家族的核心人物,是个能干的母亲;她深爱每个孩子,给亲生女儿丽贝卡治疗怪癖,熬草药给大家治疗失眠症。
C.《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都属于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都表达了对青年革命烈士的深切哀悼和对反动势力强烈的痛恨之情。
D.《苏武传》文章以叙事为主,体现了“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的风格,刻画了一位忠贞爱国者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苏武的敬佩与赞美。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长征行军途中,红军将士常常以苦为乐。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直鼓舞着红军。 ① ,是因为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相信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精华,并以其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向全中国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成为一篇中国革命的“宣言书”。长征在全国扩大了红军的影响,把革命真理宣传到沿途广大地区。中央红军走了11个省,三个方面军共走了14个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传,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团结抗日。 ② ,还撒播下革命的种子。长征途径之地,红军放手发动群众,群众革命热情汹涌澎湃。军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长征精神,是坚强堡垒,是有力支撑。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 ③ ,使之成为鼓励广大人民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实践的不竭精神动力。
3.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15个字。
4.请仿照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概括第二段中关于长征的其余两个意义,使之与示例构成排比句。
示例(1):长征是宣言书。
三、小阅读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召开的会议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前国民党开过的政治协商会议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B.《长征胜利万岁》中左权参谋长率领军委警卫连、工兵连拔掉了陕北最反动的地主豪绅安在千佛山的一根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