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0月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0590字。
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0月测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15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描绘月球的主流方式都是目测手绘。直到19世纪30年代,摄影技术被发明,照片成为新的月像载体。但彼时摄影镜头无法捕捉到幽暗的光线和移动的天体,因此该技术并未被广泛应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摄影技术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人们才开始真正将目光移向天体摄影。1960年,行星科学家杰拉德•柯伊伯开始将摄影技术大范围应用于月球研究,他发表了《月球摄影地图集》。同一时期,柯伊伯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建立了月球与行星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月球研究,为美国制作月球航天图及月球地质地层图奠定了基础。
1957年,随着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1959年,苏联连续发射了三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月球3号探测器首次成功拍摄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与此同时,美国先后发射了先驱者、徘徊者等月球探测器。1968年,“阿波罗8号”飞船进入绕月轨道,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离开近地空间,近距离观测月球。然而,在“阿波罗计划”之后,人类对月球的观测就没有离开过近地空间。
到了21世纪,中国正式开展名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测工程。2008年,嫦娥一号所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成功发布。到2020年,中国完成了“绕月探测、落月探测、月球采样返回探测”的“三步走”战略,对月球进行了全球普查、区域详查和精查。与此同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提出开展新的月球地质图编研的设想。2024年4月21日,世界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正式发布。这套地图集基于嫦娥工程科学探测的数据进行绘制,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全月地质“写真集”,其比例尺为1:2500000,精度达到此前月球全月地质图的约2倍。
(节选自《解放日报》2024.05.13肖雅文《为月球“画像”,难度有多高》)
材料二:
近日,全球精度最高的月球地质图集由中国科学院在京正式发布,与阿波罗计划时期的月球地质图相比,这版高精度图集更加客观地刻画了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更清晰地表达了月球构造和岩石的演化特征。
图集的绘制将中国人的“太空梦”具象化,增强了科技自信与科普可及性。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华民族不断表达对宇宙的浪漫想象和探索激情。高精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工程”是月球探测工程,中国通过实施这一工程,对月球进行了全球普查、区域详查和精查。
B. 1959年,苏联和美国都发射了月球探测器。其中,苏联的月球3号探测器首次成功拍摄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
C. 在摄影技术发明之前,人们只能用目测手绘的方式来描绘月球,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才开始真正将摄影技术运用于天体摄影。
D. 相较于阿波罗计划时期的月球地质图,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月球地质图集对月球地质演化历史的刻画更加客观。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球地质图集的绘制既带动了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又为多国联合开发月球构建了合作共赢的基础。
B. 月球地质图集的绘制将中国人“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的梦想化为现实,目前最新的月球百科全书就是月球地质图集。
C. 进入太空时代后,人类先后发射人造卫星、月球探测器、宇宙飞船对月球进行观测。
D. “阿波罗计划”是人类第一次离开近地空间,对月球进行近距离观测的开始。
3. 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在绘制月球地质图中能体现科技自立自强案例 一项是( )
A. 科普工作者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开发月球地质图的互动体验,提高公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B. 为绘制月球地质图,我国自主研发了先进的遥感技术、精确的数据处理软件和复杂的地质分析工具。
C. 在图集的绘制过程中我国增加了遥测科学、新能源技术、深空信息等领域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
D. 在实施嫦娥五号任务期间,中国就曾与欧洲航天局展开了测控领域的紧密合作。
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写了关于月球地质图集的绘制,两则材料在写作内容上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在面向大众科普科学知识上值得借鉴的写法。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两则材料详细介绍了月球地质图集的历史发展和中国在该领域的成就。材料一侧重于历史脉络,展示了从手绘到现代高精度地质图的技术演变,强调中国在月球探测中的重要进展。材料二则聚焦于中国月球地质图集的科学价值和国际影响,突出科技自立自强和国际合作的意义。整体上,文章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展现了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创新与贡献,增强了读者对科技进步的理解和自豪感。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人们才开始真正将摄影技术运用于天体摄影”错误,文中说“但彼时摄影镜头无法捕捉到幽暗的光线和移动的天体,因此该技术并未被广泛应用”,说明此时已经开始应用了。
所以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冈村
到了苗庄村后,前边就是黑魆魆的小树林了。①小坡在夜影里看着那里有人影在蠕动,吓了一跳,看到周围到处是戴钢盔的鬼子和伪军。他叫声不好,猛把脚步煞住,用手往后一摆,队员们也都停住脚步,小坡急转身向旁边的谷地窜去,只听到后边树林里发出低低的呼声:
“小坡!小坡!”
小坡听出是刘洪队长和李正的呼声,才又慢慢的转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