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 课件(人教版选修3-2)李志寿.ppt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李志寿.doc
课件共26张,教案约3450字。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武汉市新洲区城关高中李志寿
一、教材分析
1.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层次为:理解并掌握楞次定律。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电磁感应一章主要从两方面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通过实验研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遵循的普遍规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探索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3.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本节的教学重点;由于楞次定律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
4.教材处理: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得出楞次定律,并学会利用楞次定律判断简单的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楞次定律的内容。理解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能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是相符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探索和总结出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在探究楞次定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运用实验、类比、比较及科学假说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物理实验发现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磁通量的概念,并会分析磁通量的变化。
2.已经知道了条形磁铁的磁感线的分布。
3.学生已经利用(条形磁铁、电流计、线圈等)实验器材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四、教学器材
灵敏电流计,旧干电池一节,电阻 标明导线绕向的原线圈和副线圈,条形磁铁,新干电池组(两节),电键,滑动变阻器,导线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要产生感应电流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答: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2、磁通量的变化包括哪情况?
答:根据公式Φ=BS sinθ(θ是B与S之间的夹角)可知,磁通量Φ的变化包括B的变化,S的变化,B与S之间的夹角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可以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
二、引入新课
1、问题1:如图,已知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问电流方向?
答:由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右边出,左边进,电流逆时针方向。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