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ppt
第二章第2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oc
1.swf
粒子散射2.swf
原子核的结构发现.swf
原子核式结构.swf
共1个课件,1份教案,4个动画。
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目标
1、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现象,了解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以及提出此模型的实验依据
2、认识实验对理论发展的总要作用
3、知道物理模型建立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结构理论
难点: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
设计思想
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体现了研究微观世界的一种科学的方法,也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点。对卢瑟福如何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汤姆孙原子模型,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人类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的设计强调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依据而非结论,重点在于暴露模型建立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对物理学史的教育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课堂引入】
讲述:汤姆生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汤姆生的原子枣糕模型。
点评:用图片或动画展示原子枣糕模型。。
【课堂学习】
学习活动一:α粒子散射实验
问题一:为什么用α粒子的散射现象可以研究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而α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如果α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研究高速的α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构的有效手段。
学生:体会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用到科学方法;渗透科学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的教育。
问题二:α粒子散射是怎么做的
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
动画展示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动画展示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
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粒子。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
问题三:α粒子散射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或只发生很小的偏转,但有些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大约1/8000的α粒子偏转角超过90o,个别的甚至接近180o,就像被弹回来了一样。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