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教师下水作文
作者:语文教研组 王满仓 时间:2007/4/15 15:18:2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635
勤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事业成功的人,无不具备勤奋刻苦、拼搏进取的精神。“韦编三绝”,无人不知。没有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没有这种孜孜以求的品格,中国文化史上的圣人就会失去头上的光环。“囊盈映雪”的典故流传千古:车胤借助萤火之微光,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终于成就了光辉的人生;孙康于北风呼号、滴水成冰的恶劣环境中,也要映白雪之微光读书,从未中断学习,终于成为很有名望的学者。无论“韦编三绝”,还是“囊萤映雪”,他们那勤于学习、奋力拼搏的精神,都为那些意欲成就事业的人们树立了永垂千古的典范!
勤是人生价值的标尺。人生是否有意义、有价值,并不在于建立功业的大小,而在一个“勤”字。勤奋敬业、拼搏进取的人,虽说不一定能够建立多大的功业,但他们的人生必然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与之相反,那些懒惰萎缩、不思进取的人,则不但不会建功立业,而且必然会走向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人生谷底。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奋斗的过程又必然伴随着“勤”;同时,“勤”又使奋斗的历程变得扎实而丰满,使奋斗的脚步变得坚实而有力。雷锋,这个普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并无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壮举,但是他却以勤勤恳恳、坚持不辍的精神,做了一件件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事情。事情虽小,但是一件件小事连在一起,便谱就了他辉煌壮丽的人生凯歌,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句话,拿起“勤”这把标尺衡量人生价值,我们就会对自己人生重新审视,认真思索。人生价值的刻度上鲜明地镌刻着一个大字——勤!
勤是民族兴旺的动力。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一代代华夏儿女勤劳耕耘,开疆拓土,勤奋钻研,创造发明,才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地球的东方。君不见,各民族开荒种田,耕种纺织,放牧畜养,华夏大地才良田万顷,一片锦绣:沃野龙江,东北米粮仓;春风骀荡,草原牧歌更嘹亮;苏绣浙秀,湘绣蜀绣,绣不尽江南好风光……君不见,一代代科学家,仰观星象,俯察大地,穷宇宙之奥秘,极天地之大观,这才使炎黄子孙领科技风流于世界:甘石星经,彗星记载始传;侯凤地动,何地有震即现;圆周有率,冲之计算领先……其之极者,四大发明,流传世界,科技精英!勤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比其他民族更为巨大的作用。
我们肩负着建设伟大祖国的历史重任,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与“勤”携手,携“勤”上路,发扬“勤奋、勤劳、勤勉、勤政、勤恳、勤俭……”的精神,让青春的旗帜染上“勤”的色彩,让涌动的血脉融进“勤”的基因,我们会写好这个四四方方的汉字——“勤”!我们会的,一定会!
【执笔感言】
议论文写作,轮廓好掌握,一学即会。然语言表达的规范、简明、连贯、得体,需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追求。唯此,我们的作文水平才会真正地提高,而且会大面积、高速度地提高,但愿我们的设计和教学,会使同学们在语文这一科里“捞取”更多的分数,为您梦想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习作范文:
对于未来的思考
未来,一个遥远的世界;未来,一个神秘的地方;未来,一种无穷的魅力。古往今来,世事变幻,社会在发展,历史在演进,未来,永远值得人们去思考,去探索。
有人梦想未来。敢于梦想未来的人,他的人生的风景线就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在那个“风雨如磐暗故园”的黑色年代,鲁迅怀抱一腔“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衷情,飘洋过海,留学东瀛,梦想未来有一天能医治人民的疾痛、祖国的疮痍。少年周恩来在奉天(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课堂上掷地有声地宣告他梦想中的未来——“为了中华之崛起”。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在橘子洲头,酣畅淋漓地抒写辉煌的蓝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梦想未来有一天无产者翻身做主、扬眉吐气地迎接共产主义的曙光。1835年8月在特利尔中学毕业的马克思在自己毕业论文中郑重地写下他梦想中的未来——“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火红的青春在追梦中描画着锦绣的未来,不仅仅是“我”的未来,更是人民、民族、祖国、乃至全人类的壮丽的未来,追梦之路必将“漫漫其修远兮”,但是无悔的他们始终坚信:未来的梦,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有人开拓未来。勇于开拓未来的人,他的生命的足音就变得更加铿锵有力。开拓者的头脑永远清醒的:未来不是大庭广众前口若悬河地夸夸其谈;未来不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的游戏人生;未来也不是风平浪静里的轻歌曼舞;不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耳鬓厮磨。他们深深地知道:未来是蜗行在巷道里的矿工们熏黑的额头上不灭的明灯;未来是奔驰在广袤田野上的忙碌的播种机;未来是工程师笔下越来越清晰的设计图纸;未来是企业家正在关注着的产品销售市场的不断拓展;未来是绿茵场里奔跑不息的矫健的身影……“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走”,在开拓者翻动的日历中,未来不再渺茫,他们乘着希望的风一路浩歌。未来如同变化无穷的魔棒,给人以前进发展的动力。
有人创造未来。执著于创造未来的人,他的生活的内容就变得更加诗意盎然。也许这就是未来的魅力所在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未来在创造者的心中越来越现实。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王安石的变法革新;从司马迁横遭宫刑之苦而矢志撰写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到中国倡导市场经济第一人的顾准在文革中忍辱含垢,“用鲜血作墨水”而记下的《顾准文集》;从华罗庚“初生牛犊不怕虎”,向苏家驹挑战,到陈景润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皇冠上的璀璨的明珠;从李冰的都江堰到今日“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的三峡水库;从毕升的活字印刷到北大王选开创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科学技术,抛弃了创造,也就扼杀了未来。高尔基说:“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我要说:“未来的魅力更在于创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断创新,也许这就是未来的魅力所在吧!
对于未来的思考,人类从未停歇,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梦想未来,只有不甘落后的人,才开拓未来,未来不是空想,她是神秘美丽的梦,只要我们对未来的那颗心不变,遥远的未来就不再遥远。
【读文点击】文章运用三个分论点构思文章主体,从三个不同方面来思索未来,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每段内部又分为三个论证层次,结构紧凑:首句摆观点,二句分析,承上启下;中间或合乎逻辑地罗列事例,或集中笔墨进行理论分析,讲清道理;最后对本段作结归纳,呼应分论点。本文的语言也极具特色,整饬而富于乐感,不愧是一篇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