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耕黑土地,喜得学子心
作者:黄沙中学 易兰平 时间:2006/11/18 12:36:0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98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六年了,本人扪心自问一直是爱岗敬业,关心热爱学生,默默的奉献。回顾这二十几年来,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的确是有绝大多数的学生愿意接受我的教育,也算是受他(她)们的欢迎。要让学生亲近你,我努力地做到以下方面:
我用宽广的胸怀博爱每一位学生。我对学生的爱,虽比不上阳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润万物,但我尽了最大的能力关心每位学生,从不偏袒,所以赢得了学生的真心和信赖.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向他们倾注亲人般的情感
在这二十六年中,我每期都担任了班主任,二十多年如一日勤下班,关注学生动向,察看学生情况,学生的困难也是我的困难。
(1)学生在学校犯病是常有的事情,我会像他的家人一样的呵护他们。小病到学校医务室拿点药,盛上开水让他喝下,病重的就把他们带上医院在一旁陪着他们打针。有时学生病重吃不下东西时我会煮上两个鸡蛋送到他们面前,让他们有在家的感觉,此时也有学生感动得流下热泪的。我就记得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比我家人待我还要好,这个学生说的虽有点夸张,但我是像对我女儿一样,甚至还要超过,因为对女儿的态度有时还没有那样温和。因为有些时候我为了学生,也会置自己的小病痛而不顾,夏秋两季学生最容易中暑,当学生犯病时,无论是哪个班的我都会主动地帮助他们解除病痛。
(2),对特别困难的学生一定会尽力帮助解决。小的帮助也记不了这么多了。重点帮助过两个学生:一个是大林中学89届毕业的学生张艳平,她家因父亲病瘫在床上,她的母亲当时已经快50岁了,贫困极了。毕业那年要求她住校,哪来钱粮?两个学期我供给她在校寄宿的粮食,还向学校申请免去了她的搭餐费。拿出了自己的旧衣服,还给她买了新球鞋和新凉鞋。当时学校没有什么扶困的项目,她最后一次的考务费都是我替她交的。另一个是黄沙中学98班蔡艳平同学,我教她时是初二年级,在开学时她既没有学费,又没有车。她家里是在前一年遭遇不幸,家里房子倒蹋,她姐姐被压死,她父亲被压断脊梁骨。在她家我看到了这种情况,我拿出了自己比较新色的自行车送给她,还送了一些衣物给她家,并向学校为她申请了困难补助每期200元,平时一些要交的零钱,全部是我替她交上的。
有时当有困难的学生考取大学来向我辞行,我照样拿出几十元送给他们表示鼓励。
(3)坚持家访,与家庭、社会取得联系
为了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情况,便于工作的开展,我每次接任一个毕业班时,都会进行全面性家访,所以我的足迹遍及了大林乡的每一个角落,黄沙乡的每一个村庄,不知利用过多少个节假日去家访,97年之前家访一般都是我一个人骑自行车去。当我在星光灿烂的月夜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时他会惊喜万分,学生的家长也是感动不已,当我顶着严寒、冒着风雨,头脚都湿漉漉,亲临他家时,他们全家会送来火盆,热水,热茶还会用千言万语表示感激。曾记得在一个深冬的日子里,我到大林的双河、赤竹一片去家访,在中午时分走进了张艳平家里,她母亲连忙放下手中吃剩一半的熟红薯,来迎接我。当时我已经是头上冒大汗,内衣全湿了,肚子空空的。只觉得她家一幢土墙的屋子四面来风,真是找不到一个适合坐下的地方,她母亲只好叫我坐在土灶旁边。只见她家的午饭一边是红薯,一边是红薯丝里找不到几粒白米。她的母亲一会儿拿来两个鸡蛋开始下锅,留我吃饭,见此情形我哪还能吃下什么呢。看望了一下她的父亲,安慰其母亲,出门时只见张艳平眼眶里泪盈盈的,我很快就离开了她家。走在回校的路上,我的心是无比的沉重。回家后我与爱人商量决定支助她住校的粮食,向学校申请免去她的搭火费。还记得有一回是到黄沙乌尖、栏江、双河一带,那天下着大雨,我在前一天,就已经布置请每位学生的家长必须留一人在家里,所以我也不能失言。那天我的衣服只有中间的是干的,里外都湿了,头与鞋都湿了好几次。在农家都已经吃晚饭时,我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学校,当时我的心里是百感交集。
真心换真情,我用自己的行动换来了学生的信任,换来了学生家长的支持,换来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我以我的正直、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为人表率。对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
身为表率,严明赏罚。关爱学生使学生动之以情,严格的要求,循循善诱,使学生晓之以理。让学生既要学会做人,又要掌握文化知识。
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就要先行,譬如早读前到校,我自己也会按规定的时间坚持天天早到。我带病工作是常有的事情,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我是不会请任何假的。所以学生有点病也会坚持到校,一期中学生事假都是极少的现象。
我的穿戴仪表特别注重端庄整洁,身教重于言教,所以学生的出入也就落落大方。
年轻时,我与学生的年龄距离不大,所以常常与他们打成一片。男生打篮球时,有时我也会参与到他们中去;常把女生带到了乒乓球桌旁。那时与学生的关系是非常的融洽,用他们现在的话:老师我们确实是佩服你。以前的学生他们现在还会经常来看望我。有时也邀请我参与他们的活动。
现在我虽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但当学生在课余和体育课开展活动时,我喜欢在一旁加以指点,运动量不大的也会适当的参与,每每看到学生那淳朴天真的笑容时,我的心里也有着无比的快乐。学校举行任何竞赛活动,我总是到参队中实地加以指导。元旦前夕,会为学生的排练出谋划策,常常与他(她)们因为某个动作笑成一团。我与他们的距离拉近了,过去有什么不快也就随之融化,思想也沟通了。
学生在背后说我有一张善变的脸,大概是吧,如果逢到耐心细致工作都达不到效应时,那在往日活动中,课堂上的平易亲和的笑容也就不见啦。
我坚信一点“严师出高徒”。大林的89届、90届的毕业生成绩是在严管和任课老师的精诚协作之下,荣获全市第一,第二名的。大林那两届都只有一个毕业班,在毕业那年都有二、三十人寄宿。那时学校并没有订立值班管理的制度,也没有什么报酬,连续两年都是我自己愿意承担这个责任。早晚管理从没有松懈。早上起床铃响后有的同学是不会主动起来的,经常要到寝室前去催促,还掀过他们的被子。晚自习督查,还要查寝,。当时只想着怎样才能使学生有好的学习环境,把成绩搞上去,无遐其它的事情。学生自习时我有时在一旁备课,有时在一旁看书,那时单纯得与学生一样。
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学生会接受你,也能换来了学生的心。
我牢记着清华大学葛兆光教授说过:老师最重要的是把课上好,课上好了,学生才能尊敬你,这才叫敬业。这二十多年的教学,使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渊博的专业知识。所以在过去的日子里,是在边学与边教中度过的。从中师学到本科,努力地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从而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吸引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每一堂课上,我都会以饱满的激情去感召学生,所以大多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学生的课后反响和学生考试的成绩,我有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能虚心向同事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教无止境,尽管我巳步入中年,但我仍将不断的提升完善自己,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尾声:当我看到学生荣归故里来探望我时,我感到多么的荣耀啊:
当我遇到昔日的调皮蛋掉转车头,送我回家时,我是多么的欣慰呀。
是的,是他们为我撑起了一片蓝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