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作者:临海六中 金士卫 时间:2007/4/27 12:42:5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458
愿读是指学生具有阅读的兴趣和动机;会读是指学生在自我探索及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必需的阅读方法,有效地完成阅读活动;乐读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感受到文本的魅力,鉴赏到文本的美,变被动为主动的阅读活动。
综观目前的阅读教学,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传统的分析阅读法,在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功利思想影响下,课堂阅读教学还是以教师的主动讲析及学生的被动听记为主要框架,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本该是学生最喜欢也最具个性化、人性化的阅读却成了僵化的被动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甚至丧失,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据了解,当今的大多数学生对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方法缺乏,阅读时间少,阅读面窄,阅读能力不强,反映在考试中他们最头疼的就是做“阅读理解”题,这明显表现出与我们的阅读教学的出发点是背道而驰的。
鉴于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我们有必要改变以下教学思路,除了必要的典型的阅读分析课外,我们要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如何激发学生愿读,教会他们怎样读,让他们自主地享受阅读上去,即使学生能认知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一、激发兴趣,认知阅读
要使学生能主动地阅读,就要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要充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1、阅读的重要意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是人类知识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精神粮食,书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知识海洋,我们可以通过它学习到很多东西,如果世上没有书,人们就没有知识。阅读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获得审美享受,完美我们的人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阅读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助力,是培养语感最直接的途径,语感是指学生在瞬间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其中瞬间处理信息的过程,包括文章的结构、主题和语言特色等,要想在极短时间内处理好这些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特别是反复阅读,能在最短时间内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把握主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手段,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阅读,它会帮助我们积累大量的素材及写作常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反过来写作也能够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从功利思想出发考虑,阅读,能培养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帮助我们在考试中更有把握做好“阅读理解”题目,考取更高的分数。
总之,阅读能使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积累知识,提高能力,使我们的知识更丰富,生活更充实。
阅读的好处举不胜举,作为教师,我们要多强调阅阅读的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以激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激发阅读动机,引发他们的阅读需求,自觉地产生阅读的渴望。
1、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阅读主动性是多么的重要。学生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后,他们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兴趣,同时,我们教师要及时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1)教师榜样作用。要使学生喜欢阅读,首先要教师自己喜欢阅读,以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渊博的学识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及时向学生介绍自己近期的阅读情况,推荐相关读物,交流读书心得。
(2)课前5分钟阅读活动。教师(或学生)事先搜集好相关资料,进行课前5分钟美文阅读,或语言优美的,或内涵丰富的,或熏陶励志的等等,力求读后人人有所得。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不但会学到很多东西,更会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设立班级流动图书馆,开设阅读角。要求每位同学各自准备1——2本课外读物,互相交流阅读,做好摘记,交流读书心得,每周由教师牵头组织一次大交流,比一比谁读得多,读得好,教师及时加以肯定鼓励。有了这么一个阅读的大环境,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将会大大增强,阅读兴趣也会被进一步激发。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阅读活动。呆板带来沉闷,灵活创出活力。阅读教学方式只有灵活多边变,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活力。如可采用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三维互动的“互动阅读”模式、发挥学生个性阅读的“阅读讨论课”模式、阅览课及“课内外迁移阅读课”模式等,这些课型总的出发点都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强调主体参与,体现个性阅读。
二、授之以渔,学会阅读
学生对阅读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兴趣,这是阅读的前提条件,但喜欢阅读并等于会阅读,“公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显得犹为重要。教师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阅读是个人的自主行为,教师的激趣、引导,只是第一步,只有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才能在阅读积累的天地里,自由地呼吸,轻松地感受,获得发现的快乐。
1、“读”有浏览、速读、跳读、品读、精读、略读等方式,教师要教会学生恰当地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满足不同的不同的阅读主体、阅读对象、阅读目的的需要,以求得到最大的阅读效果。
2、指导学生牢记传统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读书要四到”。即心到(多动脑筋多思考)、口到(朗读)、眼到(认真看,开扩视野思路)、手到(勤动笔多摘录)。
3、指导学生行之有效的主要的阅读方法:(1)积累性阅读。通过熟读背诵,学生既进行字、词、句、篇等语言表达形式方面的知识积累,又进行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语言知识和自然社会知识方面的积累。(2)理解性阅读。指导学生在逐步全面、深入理解字、词、句、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形成一个由模仿到独立、由单项到全面、由浅近到深刻的分析综合过程的思维程序。(3)比较性阅读。比较是辩证法中经常运用的分析方法,把比较法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学法,即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比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去鉴别、去欣赏,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比较可以使学生将新旧识联系起来,实现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4)扩展性阅读。以某篇作品(或某本书)为阅读基础点,向有关方面扩展的阅读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扩展阅读训练对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5)评价性阅读。随着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对文章的阅读评价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阅读只有发展到这个阶段,才能圆满地达到阅读的目的。(6)互动性阅读。指导学生善于跟文本(作者)进行展开对话,与作者产生情感的碰撞,心灵的共鸣。
读书至上,方法为先,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他们读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才能读半功倍,因此,教师的阅读方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愉悦性灵,享受阅读
“享受”,是指“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让学生享受阅读就是学生在阅读中体验阅读的乐趣,产生阅读的愉悦,得到精神满足,从而促进其精神世界的发展与完善。
阅读是一种生命的阅读,是关照人的精神、关涉人的灵魂的一种活动,是为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阅读的过程则是一个精神的交流、心灵的碰撞、灵魂的对话的过程,阅读,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门,把人领进一番新天地。享受阅读,是阅读的终极目标,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1、阅读,是生活的充实。丰富的知识是学生的精神食粮,大量的阅读,可以增加他们的学识,开阔他们的眼界,能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在书山中忘我攀登。人类的文化底蕴、人文内涵集中体现在传世文学中,大量的阅读,对学生精神领域无疑有着持久而深广的熏陶渐染作用,这些文化的精髓,只有通过阅渎,才能转化为个人的素养。
2、阅读,是精神的愉悦。人生两大享受,一是物质享受,包括饮食、穿戴、消费等;一是精神享受,也就是身心的愉悦,当然也包括阅读的愉悦。阅读是人生的一部分,阅读理应成为阅读者的一种精神享受,享受阅读理应被视为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和至上追求。只有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阅读是一种享受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是关照人的精神、关涉人的灵魂的一种活动,是为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学生阅读的作品是作者精神活动的产品,阅读的过程则是一个精神的交流、心灵的碰撞、灵魂的对话的过程。因而,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的阅读是一个精神需要满足的过程,是一个促进精神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能够以一种自然的心境和自由的态度去与文本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有思想的砥砺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最终让人至于“真”,达于“善”,臻于“美”的境界,获得精神享受。
3、阅读,是审美的享受。文学作品阅读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课程标准》多处提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等,反复强调语文学科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文学作品阅读有赖于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经验的积累是文学作品阅读的基础,审美经验的形成具有综合性的背景,它既与读者的文化积淀、生活积累有关,也与他的审美感悟能力、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有关。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便会以作品为中介,产生不同程度的感情共鸣,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景物等等必然会流露出自己的情感。 接受美学认为,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读者的活动不是被动的和静止的,在阅读中,文学作品的形象会唤起读者以往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从而使读者参与到审美创造中来,实现“审美形象的再创造”。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审美再创造的形象说法,文学作品阅读能力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审美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4、阅读,是生命的提升。蒋子龙说:“书能够给人提供多种选择,生命的选择,思想的选择,生活的选择” 。 阅读是一种生命的成长过程,通过阅读活动,可以促进个体生命的完善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最大地提升生命价值;因为阅读,它会开阔人生的视野,培养高尚情操,开启心灵世界使人生更精彩,精神生活更丰富;因为阅读,人生会充满智慧,会成一个为成功者、胜利者;因为阅读,会使生命美丽起来。每一篇文章都会透露出聪明与灵气,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读文学,升华我们的情感;读哲学,引发我们的睿智;读历史,观照我们的现实;读天文,读地理,读科技,我们便会认识整个世界。阅读,就是阅读人生,阅读生活,阅读快乐;阅读,就是提升生命的价值,使生命变得更美,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阅读,语文教学的根本,让我们一起转变观念,教会学生阅读,使他们喜欢阅读,学会阅读,进而自主地去享受阅读。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