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要写议论文吗?
作者:李新 时间:2007/5/2 3:40:5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705
我记得我参加高考那阵子,我们就一天到晚地训练议论文,训练成公式作文,即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然后找几个证明观点的论据,说明为什么是这个观点,然后提出怎么样做,最后得出结论,呼应观点。千篇一律,弄得我对议论文都麻木了,有好长时间除了议论文,我别的文体就不会写了。这就是“新八股文”形成的基础。后来的高考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命题时一般特地注明“文体不限”,这是为了给考生松绑,解放考生的手脚,高考作文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尽管如此,一些考生还是不敢铤而走险,越雷池一步;一些老师指导学生作文还是在议论文上原地踏步,并且像设置好的电脑程序一样给学生规定好了写作程式:开头提出论点,后面采取并列式或递进式结构,在每一段的开头,用一句简练的话提炼出分论点,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一般是三到四段,最后总结全文。有的老师对同学们说,像那种文才出众的一类卷作文,我们一般同学是达不到的,与其达不到,倒不如写这样保险的议论文,来得安全,此虽不失为经验之谈,却实为无奈之举。
事实果真非得这样吗?我却不这样看。1992年上海高考作文是一篇情境作文,说夏夜的星空,是那么美,那么遥远。触景生情,人们往往由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感慨而产生种种思索。请以“遥望星空”为题,写一篇短文。且要求要注意景、情、理的结合。我想针对这道作文题,那些“A 、 B、 C 、 D”开中药铺的老法师的招术可能就不灵了。还有2002年的《面对大海》,凡写成老三段议论文的,只能统统打入“三类下”的地狱中去,还有什么保险可言呢?至于2003年的《杂》,当还是以议论为主,但也不是绝对地非写议论文不可。所以高考要不要写议论文,一要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和要求,视情况而定,谁也不能强行规定;二要根据自己所长,自己最擅长写什么文体,将自己的拿手绝活使出来。当然这是就“不限文体”而言,如果题目规定写什么文体,那就只好按照那种文体去写了。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对于高考作文来说,命题者是力求将考生写作的最大潜能挖掘出来。我认为每一位同学都有无限的写作潜能,只不过平时未被打通写作通道,未将潜能挖掘出来罢了,因此同学们切不可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要在考场上将自己的写作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越是有顾虑,越是畏首畏尾,越会影响自己写作能力的发挥。
说老实话,一篇作文采用什么文体并不重要,关键是内容,即便是提纲挈领式的议论文,我反对的也只是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条条纲纲式的议论文,真正血肉丰满的也还是好文章。像1999年全国高考,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北京市的一篇满分作文也是提纲挈领式,但人家内容充实,激情饱满,语言绚丽,当然会得到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
当然,对于我们即将参加高考的绝大部分考生来说,个性鲜明、立意新颖、文采斐然的一类卷作文可能是一种奢望,选择议论文这种文体,一是比较熟练,二是比较保险,但不能太程式化、八股化,议论文(近年一般比较倾向于议论性散文)也应该是一种活泼泼的文体,在它的广阔天地中,也同样能焕发出青春和灵性的光彩。
话又说回来,不管采用什么文体,表达自己对现实对社会对未来的深入思考(说明文除外),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标志着一个高中毕业生成长的高度。
(作者:李新 上海光明中学语文组 200021)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