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后三十回的大概线索及主要人物结局
作者:不详 时间:2007/6/19 15:45:0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2560
一、关于脂砚斋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红楼梦》第一回脂评)
脂砚斋的姓名性别都已无从考证,大家只知道其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艰辛过程的关怀者、协助者、见证者,帮助曹雪芹抄写稿子、写批语,对曹雪芹与《红楼梦》是相当熟悉。所以,脂砚斋的评语,对于研究《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内容极具参考价值。
二、为什么说是一百一十回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的脂评云:“通灵玉除邪,全部百十回,只此一见,何得再言。”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的脂评:“……全书至三十八回,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此回使二人合一。”第二十一回也有脂砚斋的批语:“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之三十回,犹不见此之妙。”由此观之,我们可以推测《红楼梦》全书共110回。
三、后三十回大概线索及主要人物结局
《红楼梦》后半部的遗失,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几百年来,一直有很多文人续写《红楼梦》,续书主要有:《后红楼梦》、《红楼后梦》、《续红楼梦》、《红楼复梦》、《红楼补梦》、《红楼梦补》、《红楼再梦》、《红楼幻梦》、《红楼圆梦》、《增补红楼梦》、《鬼红楼梦》、《红楼梦影》,其中高鹗续写的最为有名,却也是狗尾续貂,严重篡改和歪曲了《红楼梦》的主题、情节和人物结局,削弱和损害了小说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在阅读二十来本有关研究《红楼梦》的书后,对《红楼梦》中后三十回的结局也有了个模糊印象:
1、 次年,香菱、迎春相继死去,贾母病故,贾府内部斗争加剧。
第五回香菱的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从香菱的判词中可以看出香菱为夏金桂虐待而死。八十回香菱已是“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亦不效验。”离香魂返故乡的日子不远了,绝对不可能象高鹗的续书一样。
迎春的死也符合她的判词和曲子:嫁后一年便“可怜金玉质,一载赴黄粱。”
2、“犬戎”发生叛乱,战争爆发,宝玉随军上了前线,秋天离开贾府。
3、黛玉“诗帕情事”败露,赵姨娘、邢夫人一党为毁宝玉,决意先诋毁黛玉,诬谄宝玉与黛玉有“不才之事”。黛玉在受到诬谤以及对宝玉的思念,绛珠仙子以泪还债,于次年春末夏初泪尽而逝,应了《枉凝眉》的曲子: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起春流到夏,秋流到冬?
第九回的脂评:“观此知虽诔晴雯,实乃诔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这证明脂砚斋已看到后半部成稿,并且,我们也知道有《证前缘》这样的回目。
4、 黛玉死后,宝玉回到贾府,在“落叶潇潇,寒烟漠漠”结满了蛛丝网的潇湘馆中“对景悼颦儿”。元春从整个家族的利益出发,下旨宝玉与宝钗成婚,金玉良缘成为事实。
5、 元春随驾出征,像杨贵妃一样死于“路远山高”的征途中。为什么说元春会像杨贵妃一样死去呢?元春归省时所点四出戏被脂评称为“通部书之大关键”,第二出戏乞巧,脂评曰:《长生殿》伏元妃死。《长生殿》是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悲剧,这就隐伏了元春的下场与杨贵妃相似。
《红楼梦》第四回脂砚斋对对贾珍的批语是“此等人家岂必欺霸方始成名耶?总因子弟不肖,招接匪人,一朝生事,则百计营求,父为子隐,群小迎合,虽暂时不致罹祸网,而从此放胆必破家灭族不已,哀哉!”
第七十五回贾珍带领子侄习骑射中,已隐伏贾珍在“犬戎”战争中被委以军任而贻误战机,充当了杨国忠的角色。在贾家政敌群起攻之的情况下,终于累及元春,“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落得个凄惨下场。
第二十四回薛宝钗讽刺贾宝玉:“我倒像杨贵妃,只是没个好兄弟做得杨国忠。”言外之意也是把元妃比作杨妃,讥讽宝玉无能,不配作杨国忠。
6、 元春死后,贾府失去靠山,探春被迫作为和番工具于清明时节远嫁海外,成为海外王妃。第五回探春的判词就暗示探春将要飘洋过海,像风筝断线一样游荡漂泊,远离故国。
第二十二回脂砚斋对探春制作的灯谜“风筝”有过这样的批语“此探春远嫁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于流散也,悲哉伤哉!”
7、 由于政治斗争的株连,贾赦、贾雨村一干人等为非作歹、凤姐恶迹败露以及贾府其他子弟们的胡作非为,终于使贾府遭到毁灭性抄家,树倒猢狲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8、 惜春出家作了尼姑,应了“独卧青灯古佛旁”的判词。此外,脂砚斋对二十二回惜春制作的灯谜“海灯”有这样的评语:“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
9、 妙玉沦落风尘。《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不收成窑杯一节有脂批:“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岂不哀哉!”由此可见,气质美如兰的妙玉,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到底逃不脱那个浊恶环境给她安排的悲惨命运,故而脂砚斋有此哀叹。
10、巧姐:第四十二回刘姥姥为巧姐取名时曾说过“或一时有不遂心事,必然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巧字来。”脂砚斋的批语是“应了这话固好,批书人焉能不心伤。狱神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千里,哀哉伤哉!此后文字余不忍卒读。”显然,脂评是针对凤姐巧姐而言。刘姥姥后来也曾设法赶往狱神庙与他们见面,后来将巧姐从“狠舅奸兄”王仁、贾芹之流手中救回与板儿结为夫妻,应了“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的判词。
第四十一回写板儿见柚子又圆又香,更觉好玩……脂评曰:“柚子香圆之属也,应与缘通……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
11、“花袭人有始有终”。袭人最后与蒋玉菡结婚,应了“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的判词。
12、关于宝玉。《红楼梦》第二十回脂评:“莤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余只见一次誊清时,狱神庙回有莤雪、红玉一大回文字。被借阅者迷失无稿,叹叹!”后三十回,贾府诸人为非作恶的种种罪状败露之后,宝玉、凤姐亦入狱。先随宝玉后随凤姐的丫环小红,其时已嫁贾芸,而贾芸与醉金刚倪二有关系,所以夫妻两个商量,浼求倪二,通过倪二的朋友加以解救,在树倒猢狲散的情形下,也只有他们才肯出面。与小红同时探监的还有莤雪。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