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更是娼妓
作者:罗美华 时间:2007/8/10 8:34:2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959
大陆之最终接受金庸与琼瑶,那些所谓主流,原来是根本不接受的,到最后接受了,表面看来,是金庸与琼瑶文字的胜利,书籍的胜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假如他们两位,没有产生超高的版税,这版税不高到,他们一年的版税,让内陆五十个作家写一辈子都写不到,那么,恐怕仍然不会认可他们两位。向他们两位低头,讲得好听点,是向畅销低头,讲得不好听点,是向金钱低头。中国人要么不低头,要一低头,你就可以做他的皇帝,现在的金庸与琼瑶,差不多就是两派里的皇帝。不是金庸的神功无敌,也不是琼瑶的深情无敌,而是他们产生的金钱效应无敌。真是抓到了老鼠的就是好猫。内地的文学,不知道从哪个时候开始,堕落到,承认了金钱的地位,再承认小说的地位。
2、鲁迅与张爱玲——握投枪与执玫瑰——两樽神
鲁迅与张爱玲,大概做梦都没想到过,二十一世纪,他们会成为这个时代里中国文学前进过程中门前的坎,绊脚石。
握投枪的鲁迅,虽然握着枪,但枪是指向敌人的,并且他一直都是冀望着国家的方方面面好起来的,一生都在做着这个工作。 执玫瑰的张爱玲,大概也不会希望国家的文学因了她而止步不前。
凡现在的文学作家,要提到过去的男性作家,都要提到鲁迅的。并且一定对鲁迅顶礼膜拜,方显其谦虚胸怀,要是其他哪个人敢说要超越鲁迅,他一定比谁都急,比鲁迅还急。都认为,鲁迅,是不可超越的,是我们头顶上的神。
鲁迅,在那个时代,的确做过伟大的贡献。也的确树立起了他应有的丰碑。但鲁迅,绝对不会希望,他的那个位置,成为人们不再前进,不再有勇气跨越的坎,他更不希望自己,成为人们前进的绊脚石。
鲁迅,在那个时代,更多的是将投枪扔了出去,扔了枪之后,我们该怎么做,鲁迅,也许还来不及系统、全面的思考。鲁迅,只顾着将枪扔出去,一定还有很多工作做的不好与不完善。鲁迅,也还有许多工作未完成。如果鲁迅有思想,或者称之为鲁迅思想,那么,这思想必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继续发展。后人,可以完成许多鲁迅未想到也未完成的工作。鲁迅的文学艺术风格,也许他的那种风格,在他那里达到了颠峰,但我们仍然可以开创我们自己的风格,达到另外的颠峰。
可是我们把鲁迅封为了神。在神的面前,我们唯有退缩,恭敬,是不可跨越的。鲁迅,成了我们文学道路上门前的一道无法跨越的坎,甚至,成为了前进道理上的绊脚石。
让鲁迅在前面高高树立,却不再走鲁迅的路,也不去跨越他的路,恐怕还有以下这些方面的原因。
(一)有一座神在那里,则其他的都不许成神,我们就还可以互相指责,攻伐,甚至杀戮。你写的再好,也不许出头,也出不了头。
(二)要跨越这座神,我必须排除内心的狭隘、自私,不公正,不公平。这是我不愿意的。
有人会奇怪,人们会不愿意排除内心的这些弊端?真有这样的人的,并且很多,我就多次听到过这样的话:人们个个都在那里自私自利,你叫我讲公正、公平,没门。要成为鲁迅,或者跨越鲁迅,要遭受的心灵洗礼,比入地狱一趟还为难。一定有很多人不愿意。
(三)既然我不能跨越他,就不许你去学他,当然,更不许跨越。
你学了他,可能要来批判我的丑陋,于我大大的不利;你跨越了他,要我顶礼膜拜你,那更是做不到。
有了这些方面的原因,鲁迅,注定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面前的坎,而且也成为了文学继续前进的绊脚石。
张爱玲的情调文章,自有她那时的意境,也自有她登峰造极之处。忽然有一天,我们现在的文学世界里,讲到过去的女性作家,必定称颂张爱玲的文字。也同样的是顶礼膜拜之。大抵亦有这个意思,我们女性作家,永远都超越不了的。如果我们女性作家,没有像她那样努力的,或者更关注普通民众现在的生活境况的,也许的确是超越不了,但事先就把她封座神到那里摆着,则谁都无法去超越了。
把鲁迅封为神也好,把张爱玲封为神也好,大抵只不过反映了我们当代文学对发展自己的无信心与恐惧。或者根本不去想,此类的天空,被这两个人占据了,此外的天空,却可以另外发展。还不排除,有人会这么样想,此外的天空的发展,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我做不到,把路封住吧,不要让其他人做到了。于是,就把鲁迅与张爱玲,封做了两樽挡路的神,而不是指路的神。
对前人的过多敬畏,不仰慕其奋斗之精神,只仰慕其文字之结果,不敢越其背,这是当代中国文学发展最大最大的障碍。
3、官场小说历史小说——说好就好,说坏就坏,翻手云覆手雨
官场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大特色。
官场小说里,有好官与坏官。但无论好官与坏官,没有不耍权谋的。好官叫机智,坏官叫权谋。处处有陷阱,处处有诱惑。那种没几个头脑的官,在官场里一天都活不了。好官如此,坏官亦然。好官之取胜与不取胜,坏官之倒下与不倒下,最后,不是因为法律、道德、天良的伸张,而是谁背后支持的是更大的好官或坏官。
坦然而为官、正直而为官、公正而为官、无私而为官,在《海瑞传》里有,在今天的官场小说里,没有。难道是今天的官场不如明朝的官场吗?肯定不是。我们的官场小说,是要把人写得个个窝里斗,钩心斗角,才好看,才符合中国人的劣根性。
好官有女人,那是风流才子遇知音;坏官有女人,那是无耻贪官最淫荡。反正是,好官坏官,都少不了婚外女人。好官坏官,都吃国家的,都享受国家的。好官坏官都要谋取官位。好官是凭嘴皮子,坏官是凭纸票子。若好官不去耍嘴皮子,能有官位,那是不成立的,也无人知道他是好官。别想着官场小说里会有一腔热血,有热血的不进官场,有热血的进了官场三天就没热血。
历史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另一大特色。
今人的历史小说里,皇帝个个是明君。英明神武,仁爱天下。历史小说里,皇帝不只威风八面,而且机智聪慧无比。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把刘备写得很仁爱仁慈,那是出于封建王位正统观点出发写的,那里边的皇帝只有刘备遭遇到的苦多些,可能也更懂得民众疾苦。今人写历史小说,把皇帝写得如此美好,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观点。如果真有厉鬼,那么,不知道那几百年前在文字狱中冤死的人,会不会化为厉鬼来寻寻这些极力美化皇帝的文人。
做皇帝如此好,且如此受后世人推崇与拥护。那么,倘若哪天唤醒了某个人的记忆,要做做皇帝,那可不得了的。我们不是出现过,某个市的市委书记,就自称自己是这个市的皇帝这回事吗?
历史小说之颠倒是非,于曾国藩可见一斑。曾国藩最多是一屠杀太平天国之屠夫而已。被清朝重用,亦是当时无人可用。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亦是屡战屡败,论军事才能,他不及太平天国中石达开、李秀成等任何一位。洋人不参战夹攻,曾国藩也打败不了太平天国。我读历史,每读到这节,我就在想,曾国藩能容洋人凌辱百姓于内,却不能容太平天国立自主政权,杀洋人于外,何也?倘若其时,曾国藩挥师北上,助太平天国,一驱清廷,二御洋人,那才值得称道几声。
曾国藩最终只不过是一民族罪人,千古愚忠,只因遗留了几封明哲保身的家书给后世(——战乱时分,内忧外患,列强环伺,他居然有时间写家书,看来闲功夫颇多,无须以天下为己任),就在近世被如此歌功颂德,我为历史蒙羞。
文章评论
共有 4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