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后记

作者:湖北 赵国德  时间:2007/9/3 7:28:3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45
  同一篇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也许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是我再次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后的最大感悟与收获。
  三年之前,我第一次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课文。当时,我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在学生熟悉小说情节的基础上,着力去分析小说的环境、主题和人物形象,大都是我在唱主角,只是穿插提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诸如“杜十娘和李甲的形象是怎样的”“小说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课堂教学基本上可以说是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然后再放一下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就结束了教学,自己也没有什么感触,只觉得一篇自读小说,这样处理亦不错了,学生又不是读不懂,我是这样宽慰自己的,并没有多想这样教学会忽略什么,也没有关心学生会有什么感想或认识。
  这两年课改之风气更深入人心,教育界已基本达成共识,认识到新得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每一位教育一线的同志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其中了。经过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当传统教学面临众多责难,处境艰难之时,“穷则变、变则通”,与其被动地郑入课改浪潮中,不如主动佬一个弄潮儿,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科学方法,去认真处理每一则教学材料。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再次进行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教学,在研究怎么上这篇课文时,我想然这篇课文和阅读没什么障碍,那索性就大胆舍弃,不必再去  小说的人物形象,主题意义什么的,干脆把它作为一个可研究的材料,去探究在杜十娘的悲剧中起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没想到学习任务一布置。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发言踊跃又不乏 独特见解 ,课堂气氛活跃而又有小收获,更有同学意犹未尽,写了文章交给我,兹在此摘录一些同学的探索之果:
  “我认为杜十娘的悲剧是那个罪恶的时代造成的,夫权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没有人身自由,完全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没有独立意识妇女,在遭受始乱终弃的命运后,能想到的恐怕只有一死,要是在现代社会她完全可以凭财宝创一番事业,现在的女强人可不是时代的娇子吗!我真为我们这个时代而自豪。”
  “我觉得杜十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命运,与她自己也有一定关系,在她选择李甲作为从良的依靠时,便是她错误的开始,李甲本是到太学求学的,却跑来逛妓院,花光了求学的费用,这是极不负责的表现,杜十娘想把终身托给这样的人,从一开始,不就是一个错误吗?”
  ‘负心汉李甲确实应受到鞭挞和谴责,但我认为他并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小说中多次写到了这个男人的哭泣,仔细品昧这些细节后觉得,与其说他无情无义,不如说他是自私懦弱
  更中肯。
  “杜十娘对李甲并滑有坦诚相待,也许是始终并不放心李甲,她对李甲的爱是留有一手的,在从良以前这样还说香去,但共同生活以后,她应该跟李甲共同面对困难,如果有了杜十娘的全力相助,李甲在面临困难时会多一些勇气和力量,人性是有弱点的,在李甲最脆弱的时候,杜十娘如果能给予理解、支持、宽容,孙富是很难乘虚而入的。现在的夫妻相处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学生的这些见解让我十分惊喜,也许还幼稚,不成熟。但却绝对反映出了他们在小说中读出了自我,是他们独立思维的结果,很多观点不落窠 ,表现了独特的创新意识。
  可以说,作为教师,我所做的,只是给了他们一个舞台、一个契机。而这各教学方法的应用,得益于研究性学习的观念创新,该放手时且放手,学生好能演 出真实的精彩。两相对照,感情颇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手段是多么和重要啊!教学观念的创新,是对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力促进,如果我们是合理化的,墨守成规的,,又怎能期待学生会有创新的热情,成为学习的主体呢?
  研究性学习的春风吹遍了教育大地,不仅将在教师阵营吹开千树万树的梨花,更针对在学生的思维空间,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我的期望。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