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2007教师节
作者:吴世萍 时间:2007/9/7 7:02:1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80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何尝不适用于形容校园。一群群稚气的少年终于带着梦想和自信被我们放飞的时候,回首他们的点点滴滴,几多难忘,几多感慨。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把我们国家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成人力资源,靠的是教育”。教育教师从来没有受到如此重视和关注。而我们也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肩头沉沉的责任,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给孩子们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的参加了自学,有的利用假期参加各种培训和考试。他们有的青春靓丽,有的却已历经了沧桑;为了更好的与孩子们沟通,在批改完作业揉揉酸痛的手腕,去浏览些时事要闻,去吸取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中的成败得失,力求于时俱进,不让自己和孩子们和自己之间出现“代沟”;为了转化几个孩子,我们常要苦思冥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辅之于爱心耐心,家人常常责问你对自己的孩子可否尽到了这些责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开始,这句话就成了我们毕生的座右铭。
“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这些赞语一直在为我们的理想之帆提供动力,我相信每一个初踏上教师岗位的人必然都满怀着这样的豪情:报效祖国,献身教育!可面对现实我们却又忧心忡忡,苦闷彷徨:改革大潮涌动,社会转型,急功近利者的唯分数论,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能否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赞成;知识急速更新,而我们却苦于资金短缺,因而无法外出交流学习也许因此会导致视野狭窄,思想的落伍,到今天还有多少老师没有接触过网络,不知道多媒体教学;一方面是社会家长的殷殷期待,一方面确是读书无用论的妄语泛滥。压力重重,阻力也重重。
过去的一年,听到了太多关于教师的报道:有人在追忆,有人在缅怀, 但仿佛更多的是有人在谩骂,有人在利用老师做商业炒作。教师的称谓似乎已失去了往昔的神圣。是的,不可否认当前教师的队伍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但我们相信那只是白玉的微暇,可以直面,但不要人为的放大。更不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我们向来都愿意有人对我们提出批评,因为我们知道:爱之深,才责之切。我们愿意把这一切变成前进的动力,但也担心这有时也将是我们难以逾越的鸿沟:理解,关爱,关注依然是我们的渴求。
时代在发展,我们也常自省。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新的素质,新的形象,新的责任。传承甘于寂寞,安于贫穷,固守操行的美德;传承面对灯红酒绿,却淡泊自守,于平淡中见风流的风骨。我们也更愿意放下师道尊严,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做他们的亲人,姐妹,朋友;知识有多寡,但今天的我们更追求沟通的平等;让我们最高兴的不仅仅是某个孩子成绩的提高,而是走近了他(她),帮助他(她)删除了心灵的杂草,修正了人生的航向。让他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梦想的光明。我们追求知识,修炼品行,也会张扬个性:可以儒雅沉稳,可以仪态万方,可以清新灵动……让人格的魅力点化我们的言行。我们应该值得孩子们敬重,仿效,学习,信赖。我们既要铭记孔孟的思想精粹,也能有独到的领悟和去创新的勇气。
“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从泥桌子泥凳子上面趴个泥孩子到今天的高楼大厦,窗明几净;从往昔的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到今天的待遇提高,受人尊敬。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教育改革加减乘除法的大胆运用,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强,教育管理的规范与加强,都使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古老巨龙腾飞的愿望和决心。而我们甘愿做那一朵云,那一阵风。大爱无言,誓言无声!请祖国见证我们的行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