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话咏蝉

作者:亳州一中语文组 李斐然  时间:2007/10/10 13:07:5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78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栖于高枝,颇有生活清苦、与世无争的隐士风范,故而多把蝉作为高洁的象征,曾有人把蝉用作帽子上的装饰,以蝉之德操作为自己事君立身的准则,更有诗人把蝉作为寄托情思的意象。唐代有三首很有名气的咏蝉诗。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地位、身份、经历不同,这三首诗所表达的情趣也各异。若把它们放在一起来研读则别有一番风味。
  虞世南的《蝉》在这三首诗中问世最早。虞诗:“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的触角好象古人结在颔下下垂的帽带子,故称“垂  ”,诗中以此暗写自己显赫的官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簪缨”代高官)。前两句写蝉居于高处,餐风饮露,生性高洁,声音悦耳动听,让人联想起人物的高尚风韵。三四两句是对蝉清高的进一步说明。因“居高”而“声自远”,并特意强调“非是藉秋风”,很自然地表明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这实际上也是作者对人们的希望: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有了人格力量的美,就能够声名远扬,不需要借助别人的吹捧。虞世南有这么好的兴致,与他的经历关系密切:他的哥哥虞世基是隋炀帝宠臣,他本人在隋炀帝时官居起居舍人,归唐后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封永兴县子。虽有由隋入唐的变故,但他仕途上一直比较顺利。李世民曾说:“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故而作者在此诗中以蝉的栖高鸣远,比喻自己行为的光明磊落与胸怀的高洁坦荡;以“饮清露”来形容自己的廉;以“出疏桐”来形容自己的清高;以“居高声自远”来描写自己特立独行的高尚气节。
  而骆宾王就没有了那么好的运气。骆宾王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早年沉迹下僚十年不调。高宗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任侍御史期间,因上书论事被诬以赃罪下狱,当时心情可想而知。《在狱咏蝉》就是作于此时:“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此诗前两句写出了特定的时间(“西陆”,即秋天)、特定的地点(狱中)、特定的人物(“南冠”,即囚徒,此指身陷囹圄的自己)、特定的意象(蝉声)及其所引发的特定的情感(客思)。三四两句用“玄鬓”指蝉,用“白头”自况。以黑白对比,喻示物盛我衰;又用“那堪”、“来对”呼应,联系物我,进一步传达出“蝉声”对“南冠”的侵袭及“南冠”的不堪忍受。五六两句作者以蝉之“飞难进”比喻自己在仕途上的不得志,以蝉的“响易沉”比喻自己“信而见疑”、百口莫辩的处境,以“露重”、“风多”比喻时路艰虞。骆宾王才华横溢且满怀报国热情,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屡次上书匡救时弊,但“适离京兆谤,还从御史弹”的现实使他成了阶下囚。“露”是何其“重”,“风”是何其“多”,因而自己仕途坎坷(“飞难进”),有志难以施展(“响易沉”)就是“正常”而无可奈何的了。最后两句由哀蝉进而自哀,点明了作者的寓意。一生充满悲剧色彩的骆宾王报国无门,反而被诬下狱,因而《在狱咏蝉》写的是有志难伸、有冤难诉者的形象。
  生活于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早年丧父,生活困顿,十七岁时入令狐楚幕府,在其指点下骈文奏章闻名一时。而牛李党争使其未能及第。他在文宗时初入仕途,牛党主持朝政后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潦倒终身。其《蝉》诗便写出了怀才不遇者的伤心事:“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前四句写寒蝉栖高饮露,悲鸣欲绝,而碧树无情,寄寓自己志行高洁而不遇于时的处境和悲愤无告的心情。一个“恨”字把诗人心中的愤懑之情充分表现出来。但“恨”又有何用呢?五更时分,蝉鸣凄凉欲断,而树仍青翠碧绿、冷漠无情。两相对比,表现了世态的炎凉。后四句写自己泛梗飘蓬,欲归不能的羁宦生涯和举家清贫的困苦生活。虽“故园芜已平”但依然在“薄宦梗犹泛”,有家回不的,连陶渊明的“田园将芜胡不归”也比不上了。蝉的“难饱”、“费声”正是自己的象征,而“薄宦”的地位也使自己联想到蝉的“难饱”和“费声”。而且以树作比,蝉因饥而鸣而树无动于衷。树无情而人有情,遂有蝉我相警。蝉鸣本非为我而发,于我实无情;而我却谓其相警,实我对蝉有情。蝉我遭遇相似,故蝉我同一,怜蝉便是自怜。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要懂得诗词,一定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一首诗词,有时就很难把它懂透。”的确如此。清人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所言极是。

相关资源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邓如明 于04-28 13:42发表评论: 第1楼
  • 李老师,终于在网上搜到你的相关信息了。。
    还记得我吗,2000年毕业的你的学生
    感谢你当年对我的帮助与指导